東北網6月19日電 第17屆哈洽會不斷爆出新聞:15日,俄羅斯商務日首日簽約總額達24.8億美元;16日,中國農墾簽約合同、協議總額129.1億元;17日,對外及國內經濟技術合作共有88項投資項目簽約,其中對外經濟合作項目18項,總投資額8.6億美元,全部為超千萬美元的項目;國內經濟技術合作項目70項,總投資額304.5億元人民幣……大數目簽約讓人喜上眉梢。哈洽會上何以有如此多的大筆簽約?
『哈大齊』項目受追捧
步入老工業基地館,哈大齊工業走廊的整體推介最為搶眼,其中有一句推介語『活力肇始,魅力東昇』,精巧地概括了『哈大齊』項目在本屆展會受追捧的實際。
哈洽會前,因對『哈大齊』先有耳聞,參加華商高峰會的部分華商在會議開幕前,先期到大慶考察,並與當地企業對接;哈洽會上,聽著介紹,拿著宣傳資料,為其誘人的商機所吸引,不少客商乾脆親身前往『哈大齊』考察。
在17日的對外及國內經濟技術合作簽約中,『哈大齊』無疑是最大贏家,外資進入哈大齊工業走廊項目有8項,引資額2.454億美元,佔總引資額的28%以上;內資進入哈大齊工業走廊項目有19項,引資額153.4億元,佔總引資額的50%以上。
中俄合作無縫對接
作為培育多年的對俄合作第一大展會,本屆哈洽會真正讓人見識了中俄合作高漲的熱情。俄羅斯商務日18場推介會,場場爆滿;西伯利亞聯邦區本來沒有整體推介活動,因俄方企業的強烈要求,17日臨時決定,第二天開推介會。僅一天通知准備時間,18日,中方企業聞訊前來,150個座位的會議室,不少人只能站著聽會……
以務實作風著稱的俄羅斯總統駐遠東聯邦區全權代表伊斯哈科夫,在回答記者關於中俄經貿進展時說,我們目前已經不是探討大項目合作可能與合作潛力的階段,而是到了大項目實施的階段了。
南方大企業也拋下了對俄合作猶疑態度, 開始接下俄方的橄欖枝。將俄方視為產品出口的市場,也作為資本外溢的一個新流向。僅哈洽會前兩日,各交易團與俄羅斯簽訂各類合同總額達36億美元,佔前兩日大會總簽約額的79.5%,簽訂的總額8.6億美元的15個境外投資項目,全部是與俄羅斯簽訂的。
南方企業『借船出海』
100多家世界500強,50多個國外省州級經貿代表團,高層次的參會客商使得哈洽商機無限,也使得經濟發達地區欲借助哈洽平臺,將剩餘產品轉移國外、剩餘資本尋求著點,欠發達地區借哈洽招商引資。
哈洽首日,外省交易團即成交踴躍,在12個有進出口簽約的交易團組中,外省交易團有7個,累計簽約進出口額544萬美元,全部為出口。
同樣是這一日,黑浙俄資源能源簽訂合作項目8個,合同總額56.9億元;上海大華集團、浙商投資集團、上海強生集團三方與哈爾濱市道外區政府簽署框架性協議,計劃以70億元投資參與哈爾濱市道外『三馬』(南馬路、中馬路、北馬路)地區整體改造;首次以政府名義參加哈洽會的貴州省借哈洽招商,與美國、香港、臺灣、大連以及上海等地的客商,共簽約28項,協議資金總額達61.05億元人民幣,其中,煤化工項目和資源型深加工簽約項目佔全部簽約項目資金的50%以上。
提前對接務實高效
俄羅斯商務日,首日就出現大筆簽約,不少外地人因而懷疑其真實性。事實上,這是緣於省商務廳、省招商局、省外專局等各部門多次銜接,提前對接,培育成熟項目的結果。
哈洽盡顯務實之風,壓縮領導致辭時間,少了客套的推介,各商務日開始就推介項目,全天都是企業洽談時間;大會組委會從單一招展到側重招商,側重吸引國際采購商;項目預對接,在專業會議上細分客戶。韓國商務日,省商務廳將韓國采購商名單提前發放給相關企業,讓有合作意向的同類企業直接對接;將哈洽會簽約的履約率納入領導考核,各地市同樣注重會前的准備。
務實哈洽,高效哈洽……讓一筆筆大額簽約,在哈洽會上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