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黑龍江頻道6月18日電 中國商務部官員表示,單純的木材采伐已經不能適應中俄合作的發展趨勢,開展木材深加工合作則能夠有效發揮雙方優勢,實現共同發展,而且這種合作符合雙方的長遠經濟利益。
在17日於哈爾濱市召開的中俄木材深加工合作洽談會上,商務部對外經濟合作司商務參贊王靜莉說,中國商務部今後將會同兩國政府有關部門舉辦各種形式的商務促進活動,共同改善投資環境,促進企業交流,提高合作水平,擴大合作范圍。
據商務部統計,截至2005年,中國在俄已實施項目的木材加工能力達到134萬立方米,兩國企業開展合作的深加工項目總投資額超過5億美元。
目前,中國企業在俄主要從事鋸材、板材、集成材、家具、密度板、刨花板、纖維板等加工產品的生產。去年當年,中國企業在俄羅斯的采伐木材量和投資額分別比上年增長了17.6%和32.2%。
但從整體上看,木材采伐和初加工比重仍然較大,大型深加工項目不多。中國企業通常采取獨資或合作的形式進行采伐和加工,對投資參股俄企業及與第三方合作投資等方式還缺乏實踐。
俄羅斯工業和能源部工業司副司長佩列德裡說,在俄羅斯的出口結構中,原木貿易一直佔有相當大的比例。俄國內市場對木材深加工產品有很大需求量,但只能依靠外來進口來滿足,而且進口量每年都在增長。去年進口紙漿及紙質產品總額31億美元,這一數額與出口木材原料所得的進款大致相當。
近年來,俄羅斯鼓勵在國內發展木材深加工業,在稅收、進口關稅等方面對木材深加工產品出口等項目提供一系列優惠。同時,計劃通過逐步增加原木出口關稅等稅率杠杆,控制原木出口。
俄羅斯駐華商務代表處商務代表齊普拉科夫認為,在俄羅斯砍完樹就運到中國,這樣的合作不會走得很遠,我們應該找到一個更好的合作方式。當然,部分中國投資者對俄羅斯的政策法規存有擔心,這是我們需要調整的。
王靜莉說,中俄雙邊林業合作應注重互利共贏,高度關注雙方的共同利益,促進產業結構昇級。為資金、產品和生產要素的充分自由流動創造有利條件,推動中俄企業開展木材深加工合作。
"中俄兩國政府都鼓勵赴俄開展木材深加工項目,這對常年從事家具配件生產的龍大集團是個機遇,我們非常感興趣。"從山東省來哈爾濱市尋求對俄木材深加工合作的龍大集團有限公司采購經理宮軍說。
目前,中國是俄羅斯的第4大貿易伙伴,俄羅斯是中國的第8大貿易伙伴。2005年,中國從俄羅斯進口木材及其加工品金額達19億美元,佔俄對華出口總額的17%。當年,中俄雙邊貿易額為291億美元,比上年增長37.1%。
按照中俄兩國總理會晤提出的目標,2010年中俄貿易額將達到600-80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