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文衛·體育  >  文衛
搜 索
『燦爛金源、魅力阿城』--金源文化永續財富
2006-06-19 15:21:55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邊麗艷 楊興文 王作龍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6月19日電 6月18日,盛裝的阿城再一次迎來自己盛大的節日———第四屆金源文化節。

  『燦爛金源、魅力阿城』,本屆文化節的這一主題,讓歷史與現實相映生輝、魅力畢現。

  『金用武得國,無異於遼。而一代制作能自樹唐宋之間,有非遼世所及———以文而不以武也。』史書的『文』,就是以金源故地為核心,以女真精神為根脈,以遼宋和中原文明為營養而形成的『金源文化』,它在金代社會進程中應運而生。

  太祖滅遼建金,常以『吊伐之義』『欲中外一統』為己任。太宗把對宋戰爭看成『正統天下』。熙宗立宗廟、建山陵,示『敬天法祖』。海陵王追求『天下一家』。金上京時期的四位大金皇帝,從沒有固步自封,而是吸取華夏文明的精髓,制定完善了金初政治、經濟、法律、教育、宗教等基本國策,形成了照耀古今的金源文化。

  盡管海陵王遷都,讓金源文化的『有形資產』付之一炬,但金源文化的『無形資產』———女真民族精神和進取意識,卻成為歷史瑰寶,永遠激勵著中華民族昂揚的志向,因此成為阿城人民永續不絕的精神財富。

  阿城曾是金代的開國都城,又是金源文化的發祥地。為弘揚金源文化,阿城於2000年6月18日創辦首屆『金源文化節』,此後每兩年舉辦一次。

  金源文化節,既是金源歷史的展示和宣傳,又是當代阿城的展覽和推介。金源文化節,讓女真歌舞、滿族運動會及民族藝術創作等傳統文化,獲得普及與創新。金源文化節,完成完顏後裔認祖歸宗的宿願,閩臺粘氏家族祭祖活動,成為文化節的保留項目。金源文化節,讓海內外更加了解了阿城,進一步推動了阿城的經濟發展。

  從『尋女真神韻、展阿城風采』、『燦爛金源、人文阿城』,到『燦爛金源、魅力阿城』,文化節主題層層遞進,社會辦節日日益風行。『龍江龍』酒業奪得第二屆金源文化節冠名權,『龍江龍』正是阿城這一全省第一縣,騰飛在龍江大地上的真實寫照。『綠波之夏』,是第三屆金源文化節的冠名,大連綠波集團從渤海之濱落戶阿城,金源大地已成為這家企業的根之所系。上京凡奇,是本屆金源文化節的冠名,真正將金源文化融入企業的經營,體現了『凡奇實業』投身金源文化的決心。

  近兩屆金源文化節,冠名中增加了『中國』兩字,從而使文化節不僅僅屬於阿城。第三屆金源文化節,適逢北京建都850周年,而促使北京成為全國都城的關鍵人物正是金國第四帝海陵王。阿城抓住這一機遇,將金源文化節與北京慶祝建都活動結合起來,在全國掀起了阿城熱。

  本屆金源文化節,再逢杭州世界休閑博覽會。杭州與北京一樣,與阿城有著不解之緣,當年金兀術從阿城金上京出發攻擊南宋,迫使宋高宗建都杭州(史稱臨安)。休閑是旅游的內涵,打造北方旅游名城,則是阿城經濟發展的主攻方向。作為入駐休博會的全國唯一的縣級市,阿城在世界面前一展風采,體現了阿城人走向世界的博大胸襟和永不停步的氣概。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