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22日電 我省完善城鎮社會保障體系試點工作日前通過國務院試點辦的評估驗收。社保試點產生了令人矚目的『六重效應』,從根本上解決了一些深層次的歷史性、體制性矛盾。
社保試點產生的『人本效應』,促進了社會的和諧穩定。中央和地方財政投入大量資金,對地方困難企業並軌給予了巨大支持。通過試點,使養老、失業、醫療等社會保險以及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關系到職工群眾切身利益的社會保障制度不斷健全。
社保試點產生的『減負效應』,加快了老工業基地振興步伐。通過實施並軌,較好地解決了困擾我省國有企業多年的冗員和債務問題,使一批國有企業盤活了國有資產,順利實現了改組改制。 、
由於降低了過高的地方企業基本養老保險繳費比例,每年可為企業減輕社會保障負擔4億多元。20)5年全省有3100餘戶國有企業卸掉了人員包袱,改制後企業恢復了生機和活力。
社保試點產生的『規范效應』,構築」了新型用人機制。通過並軌有效實現了國有企業下崗職工隱性就業顯性化、隱性勞動關系公開化,使勞動合同制度覆蓋范圍進一步擴大。通過實行基本養老保險省級統籌,減少了各類勞動者在不同地區、不同所有制企業之間流動時的後顧之懮,為有效實施企業『能進能出』的用人機制創造了條件。
社保試點產生的『拉動效應』,激活了市場就業機制。通過試點,打破了『一業定終身』的傳統觀念,建立了更加符合市場經濟的多種形式勞動關系。同時,一大批下崗職工轉移到民營經濟、第三產業就業,實現了勞動力跨地區、跨產業、跨所有制的流動,促進了勞動力結構和經濟結構的優化,推動了全民創業、自謀職業、自主創業氛圍的形成。
社保試點產生的『激勵效應』,促進了養老保險制度的可持續發展。全省180多萬人通過並軌與企業解除勞動關系和實行省級統籌降低了企業繳費比例,進而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實際繳費人數、基金征繳額、清理企業欠費額均實現了一定幅度增長。2005年基本養老保險費增幅達18.9%。
社保試點產生的『凝聚效應』,提昇了職工群眾對黨和政府執政能力的認可度。政府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的強化,進一步樹立了黨和政府執政為民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