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23日電 我們必須承擔社會責任
記者:是什麼促使『哈藥三精』常年捐助社會慈善和公益事業?
姜林奎:是企業的社會責任!從商業功能角度看,企業社會責任就是為股東謀求最大利潤,這個觀點以1979年獲得諾貝爾獎的弗裡德曼為典型代表;從社會功能角度看,企業的社會責任是指企業在賺取合理利潤的同時,必須承擔起保護和改善其他相關群體利益的責任。
同時,我們社會責任在企業內部就是要保障員工的尊嚴和福利,在企業外部,我們企業又必須承擔起經濟責任、文化責任、教育責任和環境責任等。
記:追逐利潤和承擔責任也有衝突的時候吧?
姜:非但不衝突,恰恰是相統一的。企業的經濟發展決定著企業經營中的道德行為,而企業經營行為中的具體道德觀念的建設,可以為經濟增長提供穩定而持久的人文動力,為企業贏得市場的尊敬激發出內在的活力。做慈善和公益事業就提供了這種人文動力。所以說,企業也是人,是一個承擔社會責任的企業公民。
記:企業公民?您能解釋一下嗎?
姜:有什麼樣的道德倫理就會產生什麼樣的經營理念。我們將三精制藥的企業理念確定為:『精益求精做人、精益求精做事、精益求精做藥』。作為國有控股大型醫藥企業的三精制藥,較早地將企業公民要素引入到企業發展過程中,在哈藥三精人的心目中,企業公民所擔負的社會責任包括很多方面:生產高品質的藥品,保證其行為公正並符合道德規范;與醫療衛生保健人士真誠合作,分享其成功經驗,促進全行業共同進步;促進健康和教育事業;保護環境,合理利用自然資源;支持公益事業和慈善事業;做好公民,為社會做貢獻。我們認為,將社會基本價值和企業日常運作相結合的行為,就是企業公民行為。企業公民的核心就是對范圍更廣泛的利益相關者的一種責任。
『做善事,我們的內心會更健康』
記:你們熱心於慈善和公益事業的最大回報是什麼呢?
姜:回報要分幾個層面看。譬如,提起『三精』品牌,你們可能想到的是耳熟能詳的廣告,其實好品牌不是靠廣告打出來的。品牌培育是一個系統工程,科技創新,市場營銷固不可少,而誠信經營,服務百姓,用愛心鑄就品牌,則決定了『三精』品牌在市場上的美譽度。自覺的、有計劃的公益行為不僅為我們樹立了良好的企業形象,增加了公眾對我們的關注,甚至可以直接為我們企業創造效益,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2004年,國家民政部為我們哈藥集團頒發了『愛心捐助獎』,同年年末,專業機構評估出『三精』商標品牌總價值為40.3億元,並於當年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填補了哈爾濱市無中國馳名商標的空白,並創全國醫藥行業和東北三省之最。我個人認為,這都和我們長期致力於慈善公益事業密不可分。
記:還有其他的回報嗎?
姜:對於我們哈藥集團的每個員工,我們獲得了更多的社會尊重和內心愉悅,簡單說,企業做善事會讓其間的個體內心更健康。這是哈藥集團可以傳承下去的精神財富,這會影響每個人的行為都向善。給你講幾件事吧———去年,我們去哈藥在明水的藥廠檢查工作,幾個年輕人和他們的母親攔住我們的車非要我們下車說話,原來年輕人都是哈藥集團資助的貧困大學生。一位即將去東北財經大學報到的男孩說:『叔叔,我們就是想對你們說聲謝謝!』說著,深深鞠了一躬。我們大家當時都很受觸動,這個感謝在我們心裡很重!
去年,我們公司粉針車間任法剛患癌癥晚期住院,妻子沒有工作,9歲的兒子陷入求學困境,僅1個小時,來自車間工人的近萬元捐款就送到醫院,很快,全公司的人伸出援手幫他家度過難關;我公司四車間工人遲洪喜長期患病,家庭生活困難,又是公司全體黨員共同資助其女遲雲霞完成了學業;我公司23歲的黨員趙達見義勇為從歹徒手中救出兩名女青年,在社會上引起很大反響……說實話,這樣的事在『哈藥三精』太多了,做善事是集體的需要,也是個人的需要,這是我們哈藥的另一份收獲!
『希望我們的捐贈能帶動社會的慈善意識』
記:我們看到,如今像『哈藥三精』這樣熱心於慈善和公益事業的企業其實還不多,您會給他們什麼樣的建議呢?
姜:一種社會學觀點認為,作為個體的人可以成為道德的人,他們天生的理性能力使他們具有正義感和人性關懷;而群體不完全受理性與良知的控制,缺乏自我超越的能力,要從道德的人轉化為道德的群體,中間必須有著完善的制度動員和文化凝聚,也需要一個過程。慈善不是強制的義務,我只希望以我們哈藥的捐贈行為來向社會的有識之士發起一份倡議,讓更多的企業和個人關注慈善事業,在我們追求正當經濟利益的同時,勇於承擔起社會責任,緩解社會公共危機,為社會的和諧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閱讀提示:
由市慈善會、市殘疾人福利基金會、香港馬天尼集團、華韻文化娛樂有限公司聯合主辦,哈爾濱海外之友聯誼會協辦的『哈爾濱三精成龍好朋友慈善演唱會』,將於6月26日晚在哈爾濱國際會展體育中心體育場舉辦,『哈醫藥集團三精制藥』為該慈善活動獨家冠名捐助善款200萬元。
這次慈善演唱會,是哈爾濱市十年來最盛大的一次慈善文化活動,演唱會所籌善款除去成本將完全用於哈爾濱市孤殘兒童的教育、就業、康復。
1.4億元———這是哈藥集團近年來為社會慈善和公益事業所捐助的累計金額。
翻看有關部門提供的『哈藥三精』慈善公益事業捐贈表,歷數哈藥的慈善行為,您給出的感受只有一個———尊重!
2005年,哈藥成為黑龍江省唯一登『慈善榜』企業。
在采訪中記者還了解到,一份慈善公益組織的調查顯示,國內工商注冊登記的企業超過1000萬家,有過捐贈紀錄的不超過10萬家,即99%的企業從來沒有參與過捐贈。
在剛揭曉的2005年『胡潤慈善榜』上,哈藥集團是黑龍江省唯一一家上榜入選企業。
日前,記者專訪了哈藥集團三精制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姜林奎,在對『三精』率先捐助善款的初衷進行深入探討的同時,更看到企業慈善意識普遍欠缺的現實……
據記者調查了解,自1995年哈爾濱市慈善會成立,到現在為止歷經10多年,到目前為止市慈善會共接受社會各方面捐款、捐物2000多萬元,扶助貧困群眾1400多萬元,受益群眾3萬多人次,特別是今年以來開展的慈善民德工程為貧困群眾解決了很多實際困難。
有關人士向記者坦言,雖然做了這麼多其實還感覺不夠,因為哈爾濱市還有城市低保對象206000人、農村的貧困群眾164000人、貧困的孤殘兒童近5000人,這些人還需要社會各界獻出更多的愛心。
省社科院研究員董鴻揚分析認為,其實,我國缺少慈善捐贈的制度性環境是一直以來的事,分散的個人慈善最終要通過群體慈善的形式表現出來,而從個人慈善到群體慈善,是需要制度動員和文化凝聚的。成龍慈善演唱會正是我們需要的平臺,來傳播健康財富觀念。
『哈藥集團三精制藥』等企業和個人的慈善行為正是這個平臺上需要宣揚的對象,來引導社會的慈善意識和行為,培育全民的慈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