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26日電 25日是中考第一天,考生們順利進行了語文、綜合、政治三科的考試。據分析,今年這三科試題的主要特點是貼近生活,聯系實際,充分彰顯了新課改理念。25日,有關專家對各科試卷進行了點評。
語文
作文降低審題難度
楊楚珊中學語文高級教師、中考命審題預備人員孫天經老師認為,今年語文試題難度與去年持平,著重突出新課改精神,有利於培養學生的綜合語文素養,有利於指導和推進新課程改革。
語文試題在結構上作了微調,由去年的29題減少為27題,讓學生可以有充分思考的時間。試題的第1小題拼音題和第2小題選擇正確詞組題,由去年每選項4個詞語減少為3個,體現了新課改精神,以及愛護學生求知欲、好奇心的思想。
注重對學生能力的考查也是今年中考語文試題的一個重點。如第7題,是寫幾個初中生在路上發現一只受傷的鴿子,一個同學說『我把它的毛拔光,看看還能不能活。』此題問考生,假如你在場想勸阻他,會怎麼說?這道題就是要考查學生的理解、表達能力。
今年的作文題是話題作文《經歷的財富》和關於小帆船的材料作文。考生可以任選其一,寫一篇不少於600字的文章。孫天經老師認為,今年的話題作文略有變化,增加了對話題的限制,從而降低了考生的審題難度。總之,今年的語文試卷能夠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綜合
注重實驗貼近實際
(一)化學:沒有偏難怪題和繁雜計算題
市教研院化學教研員、中考化學科評卷顧問韓雲飛認為,今年化學試題難易度與去年相當,比調研考試(也稱模擬考試)難度低,梯度明顯,有利於不同程度考生發揮。試題內容全面,考查基本概念、常見原理、基本技能等,沒有偏難怪題和繁雜的計算題。
聯系實際、注重實驗是今年化學試題的一大特點,如2題空氣含量,4題鐵生鏽、木材燃燒,6題乾冰用於人工降雨,7題生活污水處理、汽車尾氣排放等。與實驗有關的試題比例比去年稍大,增加了6分,如18題燃燒條件實驗,49題實驗探究題,51題設計實驗題———二氧化碳的制取等,體現了對考生實驗及基礎知識的考查力度。
今年的化學試題還體現了學習方式的轉變,體現了新課程倡導的三維目標,注重考生對過程和方法的學習。如第52題通過比較、分析圖表數據,考查考生創設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53題開放題,通過微觀化學變化讓考生指出圖中說明的問題。
(二)物理:圖文並茂貼近生活
總體來看,今年的物理試題立意高,既考查了基礎知識,又廣泛涉及到科技、環保、節能、安全等方面的問題。考查全面、題型新穎,難度適中。第17中學物理教師、中考命審題預備人員崔秀尖認為,今年的物理試題注重轉向探究式學習方式,注重考生分析問題、概括知識、開放思考能力的培養。
知識點覆蓋量非常大,考查了力、熱、光、電、聲等大綱中要求知識點中的80%以上。今年的物理試題圖文並茂,有圖的題佔試卷總量的2/3。注重以生活背景為載體,使學生在平時學習生活中觸摸到物理知識的真實存在,如18、21、24、30題等,體現了從生活走向物理,從自然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新課改理念。
政治
強調綜合性與開放性
第53中學高級教師、中考命審題預備人員王效華認為,從總體上看,今年政治試題突出熱點,難易適度。通過試題所選擇內容來看,注重對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突出了愛國、愛家鄉的情感。
綜合性和開放性,是試卷的一大特點。如第6題關於古代科學文化知識的選材,第10題農村取消農業稅,第12題依法治國等,都是當今社會的熱點問題。開放性則體現在第18、19兩道大題,18題關注科教興國戰略,19題探討保護環境的第3問要求以經驗交流形式向世人介紹節水經驗,給學生創造更多的思維空間,學生可以從不同角度回答這一問題。此外,試卷另一特點是突出時政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