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文衛·體育  >  文衛
搜 索
世界冠軍的啟蒙教練--記七臺河體育局體工隊馬慶忠
2006-06-26 10:08:17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呂天生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6月26日電 題:世界冠軍的啟蒙教練--記七臺河體育局體工隊副隊長馬慶忠

  他,作為一名普通的短道速滑教練員,十幾年如一日默默地執教在滑冰場上,先後向上級運動隊輸送了冬奧會冠軍王濛等30餘名優秀短道速滑運動員,用對事業執著的愛托起了祖國的希望,用無私奉獻在平凡的崗位上創造了輝煌,用對黨和人民的無限忠誠譜寫了一曲新時期共產黨員先進性的贊歌。

  他,就是中共黨員,現任七臺河市體育局體工隊副隊長的馬慶忠。2003年因王濛在世界杯系列賽上獲得加拿大和北京站500米冠軍,榮獲國家體育總局頒發的『世界冠軍啟蒙教練』,先後向省體校和國家隊輸送了30餘名優秀運動員,2005年獲七臺河市『勞動模范』榮譽稱號。

  從教以來,馬慶忠為選到好的運動員苗子,他跑遍了七臺河市大大小小的學校。

  最初單位無錢支付交通費用,工資又低,市區的學校走也好,坐公共汽車也罷,總是容易些,至於偏遠的農村學校他只好坐拖拉機、馬車、運貨車,經常還得走上幾十裡,等到達目的地天早已黑了。農村沒有飯店,他只能買點餅乾,要一口涼水,三餐並做一餐吃。讓他最頭疼的是學校不理解、老師不配合、家長不支持。為此,這個寧折不彎的東北壯漢,硬是賠著笑臉,又是遞煙又是請吃飯,後來他又想出與各個學校體育老師交朋友,請他們當說客的高招。

  冬奧會冠軍王濛就是那年他跑到第十三所學校發現的好苗。因為父母不同意,馬慶忠先後三次到王濛家,做她爸爸思想說服工作,在馬慶忠坦誠的說服和感動下,王濛的爸爸終於同意了王濛學習滑冰的要求。現在同事們都戲稱馬慶忠是三顧茅廬,請出個奧運會冠軍。

  七臺河至今沒有室內冰場,隊員訓練只能借用學校的操場,用水澆出一塊冰來。馬慶忠自己用水車澆冰,實在不行他就叫兩個大一點隊員幫他一下。冬天每天澆冰要下到學校院內2米深的馬葫蘆裡用膠皮管與自來水管線對接。由於水壓大,很難接牢,經常接上又被衝開,需要看著,馬慶忠經常被濺成冰人,僵硬的手指也不再聽他的調遣,一次他實在忍不住獨自在井中號啕大哭。

  馬慶忠除了把自己做運動員的所有心得都運用在訓練上外,還刻苦學習體育醫學、體育生理學、兒童心理學等專業知識,參閱了大量國內外相關資料;每天堅持做訓練筆記,總結心得、經驗教訓;反復修訂訓練計劃,從訓練手段、措施、模式、方法一直到每一個動作的銜接上。從教以來,他積累的訓練資料已達30萬字。在訓練技術指導上,他堅持不斷創新方法,絞盡腦汁地安排內容新穎的訓練課,孩子們每次訓練個個都充滿好奇,表現出異常的興奮,運動員的情緒調整到了最好狀態,訓練達到了最佳效果,為此他付出的辛勞常人難以想象。

  他性格粗獷豪放,但照顧起孩子來,像位細心慈愛的媽媽。為孩子們巡夜蓋被子,挑腳上的泡,上藥,磨冰刀,修冰鞋,他樣樣在行,樣樣上心。

  運動員體能消耗大,需要充沛的營養,增加伙食費就意味增加家長的負擔,而不少運動員家庭又十分困難。為了留住孩子們,馬慶忠承諾,每月伙食費只收130元錢,盡管是省吃儉用,每月還有六七天的虧空,馬慶忠只好把360元的工資投入到孩子的伙食中,不夠就向朋友借,向哥哥姐姐要。馬慶忠總是等孩子們吃完飯他再吃,常常揀孩子們碗裡剩下來的湯和飯對付一頓。一天,孩子們終於發現了這個問題,於是以後吃飯時總是先悄悄地給教練盛出一碗飯菜留下,那是最讓馬慶忠熱淚盈眶、刻骨銘心的時刻。

  馬慶忠作為一名普通的短道速滑教練員,十幾年如一日默默地執教在滑冰場上,先後向上級運動隊輸送了諸如冬奧會冠軍王濛等30餘名優秀短道速滑運動員,用對事業執著的愛托起了祖國的希望,用無私奉獻在平凡的崗位上創造了輝煌,用對黨和人民的無限忠誠譜寫了一曲新時期共產黨員先進性的贊歌。

責任編輯: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