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26日電 有些人腹瀉期間,按傳統說法或自己『想』出來的辦法來對付,結果病情不但沒有緩解,而且還會加重。
腹瀉期間禁食:有些人認為,腹瀉時腸黏膜充血、水腫甚至潰爛,應當讓腸道『空一空』,休息1-2天,此期限間應禁食,這樣可減輕腸道負擔。其實,這種認識是錯誤的。
人在腹瀉時,會丟失大量水分和無機鹽,禁食會導致人體能量不足,就要分解肝糖元、脂肪、蛋白質來維持血糖濃度。當血糖低於3毫摩爾/昇時,病人會出現出汗、面色蒼白、暈厥等一系列低血糖反應,這對於老年人或體質弱的人來說,很容易發生意外。
腹瀉時吃大蒜:大蒜中含蒜氨酸和蒜?,在胃中可生成大蒜素,具有較強的殺菌能力,經常食用大蒜對腸道有害菌能起到抑制和殺滅作用。但患腸炎出現了腹瀉之後卻不宜吃大蒜。如果進食大蒜等辛辣食品,則可能加重對腸壁的刺激,促使腸壁血管進一步充血水腫,從而加重腹瀉。
腹瀉時多吃蔬菜:許多人腹瀉時,認為吃油膩食物會加重消化系統的負擔而加重病情,於是就想方設法多吃一些新鮮蔬菜,以為這樣對病情有利。
許多新鮮蔬菜如小白菜、韭菜、菠菜、卷心菜等均含有亞硝酸鹽或硝酸鹽,一般情況下這些蔬菜對身體沒有不良影響。但當人處於腹瀉消化功能失調,或胃酸過低時,腸內硝酸鹽還原菌大量繁殖,此時食入上述蔬菜,即使蔬菜非常新鮮,也會導致中毒而引起腸原性紫紺。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