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撤隊建區修路蓋房 現代農業助推農墾城鎮化進程
2006-06-26 16:28:05 來源:新華網  作者:徐國春 謝振華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新華網6月26日電 初夏時節,記者在黑龍江墾區大西江農場看到了一座布局合理、設施配套、功能齊全、環境優美的現代化小城鎮,這裡78%的人口都住上了小康樓。大西江農場擁有耕地28.2萬畝,近兩年,他們引進了6套世界上最先進的大馬力精准農業機械,每套輻射作業面積達5萬畝,從而加速了農場撤隊建區、建設小城鎮的步伐。這是黑龍江墾區以建設新農村為契機,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勞動生產力大幅度提高帶來的新變化。

  黑龍江墾區是我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和現代農業的示范基地,從2002年開始,他們先後從國外引進了410臺套智能化大型農業機械,重點裝備了107個現代農機示范區,使農機裝備水平和勞動生產率實現了質的飛躍,田間作業綜合機械化率提高到92%,農業勞均產糧34噸,高於15個發達國家勞均產糧水平。

  農業機械化促使黑龍江墾區的農業生產關系發生了根本性變化,推進了墾區農業集約化經營,促進了墾區以"撤隊建區"為重點的新一輪改革。原有2241個生產隊建制全部撤消,集中設立了108個社區管理機構和661個管理區,累計壓縮管理人員1.27萬人,減少費用開支4.6億元。大批被分離出來的勞動力轉向發展畜牧業和二、三產業,加快了小城鎮建設步伐。

  以住宅建設為重點,黑龍江墾區大規模拆舊建新,近兩年新建住宅總量達到140萬平方米,人均住宅面積提高到20.9平方米,住宅磚瓦化率提高到98%,一大批職工群眾告別泥草房,住進了新型住宅小區和別墅區。城鎮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城鎮道路硬化率達到40%以上,65%的農場出口路實現與主乾路硬化連接,自來水入戶率達86.6%,人均綠地面積14.1平方米,140座初具現代化水平的小城鎮,已經成為當地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墾區對外展示形象的重要窗口。目前城鎮人口比重達到53%。有8個小城鎮被評為全省小城鎮建設先進鎮,建三江局直被評為全國小城鎮建設示范鎮,寶泉嶺局直被列為國家小城鎮建設試點鎮,普陽農場被確定為全國文明城鎮建設示范點。

  今年,以新農村建設為契機,黑龍江墾區拿出新農村建設專項補助資金5000萬元,集中力量改善基層的居民生活條件和質量,大力實施農村公路通達、通暢工程和基層"康居"工程。今年,墾區道路交通計劃投資12.39億元,完成公路建設總裡程1835.1公裡,居全省第一。新農村建設省級試點農場和管理區全部實現通暢目標。計劃新建住宅137.8萬平方米。已列入省和總局新農村建設試點單位的農場場部今年全部消滅泥草房。另外,墾區還安排390萬元補助資金,在130個試點管理區各建1所安全衛生公共廁所,解決基層群眾如廁難問題。並安排620萬元補助資金用於試點管理區沼氣工程及秸杆氣化工程建設,使600戶居民用上沼氣燃氣、400戶居民用上清潔能源炊用和取暖。

  目前,通過"撤隊並點",黑龍江墾區已經整理復墾耕地4857公頃。據悉,這個墾區今年將完成100個生產隊居民撤出和土地復墾工作。"十一五"期間,墾區將撤並復墾居民點500個,建設5個人口在10萬人左右的中心城鎮,50個人口在1萬人左右的重點城鎮,500個人口在1000人左右的管理區。城鎮人口比重達到60%以上。新建住宅面積750萬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積達到25平方米。

責任編輯: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