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27日電 26日,記者在對哈爾濱市的一些大醫院的心理門診進行走訪後發現,高考過後,一些考生家長因對孩子的期望過高,出現嚴重的心理落差,以至於患上了心理疾病。僅哈爾濱市第一專科醫院心理門診,每天就接診這類患者20餘人,佔全天總接診人數的60%左右。
10時,在哈爾濱市第一專科醫院心理診室外,一位眉頭緊鎖的女士正在用手用力地拍打著自己的頭部,並不時地嘆氣。經與這位女士的丈夫高某交談記者了解到,他們的女兒小紅今年參加高考。平時,小紅的成績一直在班裡名列前茅,連老師都認為以小紅的成績進名牌大學沒問題。但從高考估分到最後發布成績來看,小紅只能上一所普通大學。這樣的成績對高某的妻子來說,無疑是晴天霹靂,她怎麼也不相信女兒會考成這樣。高某的妻子平時性格開朗,可自從知道女兒的成績後,突然變得寡言少語了。擔心妻子因女兒的事急出病,高某帶妻子看心理醫生。醫生詢問後告訴高某夫婦,高某的妻子因期望過高,在巨大的反差下產生了焦慮、煩躁等心理癥狀。
趙某是一位因孩子高考成績不理想,而引發自閉癥的考生家長。據趙某的妻子講,趙某在哈市一所大學任教,同事的孩子不是『北大』畢業生,就是『清華』學子。為了在同事面前有面子,他把兒子的目標定在了『人大』。可高考結束後,孩子估出的分數與他期待的分數相差甚遠,這讓趙某很難接受。為此,他經常把自己反鎖在臥室,不與其他人見面。這幾天,趙某連班都不上了,就是怕同事問起孩子考試的事情。經過趙某妻子的反復勸導,趙某同意看心理醫生。經醫生檢查,趙某由於憋悶,患上了自閉癥。
記者在走訪了哈醫大一院、哈醫大二院和哈市第一專科醫院等的心理門診後發現,從高考結束後,幾乎每家醫院每天都能接診20位左右考生家長。據哈市第一專科醫院心理衛生中心俞偉珍主任介紹,每年高考或中考結束,都會有許多學生家長因孩子的考試分數比預想的低,出現情緒低落,誘發心理疾病。俞偉珍說,每個人遇到挫折後,都會產生階段性的情緒不良,這叫『心因性反映』。這時,人心理波動較大,易出現情緒低落、敏感度提高、焦慮等癥狀。俞偉珍提醒家長,要擺正心態,遇到困難時要面對現實。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