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27日電 眾所周知,在具備准確的結算系統、能夠計算並考慮到所有風險、擁有可靠的供給資金來源的條件下,商業活動的發展將尤為順利。我省銀行界有關人士認為,為了中俄間相互業務往來潛力的增長,雙方銀行間的聯絡必須加強。
國際結算正值上揚期
據不完全統計,中俄之間的進出口貿易額連年增長,2005年達到了近300億美元,這給雙方銀行的結算提供了一個新機遇。到2010年,中俄雙邊貿易額將達到600~800億美元,這一目標的實現將大大拓寬兩國商業銀行的合作空間,尤其是國際結算業務。
據介紹,結算業務是銀行最傳統、最基本的業務,近幾年在我省有了長足的發展。中行黑龍江省分行國際結算及貿易融資業務量在同業市場始終保持50%以上。2005年該行的國際貿易結算量達34.15億美元,邊貿業務19.43億元,佔據我省結算量的半壁江山。農行黑龍江省分行也積極拓展國際結算業務,國際結算量3年實現了3個飛躍。2005年末,該行實現國際結算量12.94億美元,躍居同業第二,實現邊貿結算量10.22億美元。
多種結算技術讓各方獲利
中國農業銀行黑龍江省分行國際業務部總經理付映稱,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末,由於大部分結算是通過第三國銀行進行的,在中俄兩國增長的商品周轉服務中獲利的卻不是雙方的銀行。
對此,俄羅斯遠東銀行(符拉迪沃斯托克市)有關負責人認為,早就需要在中俄相互間經濟業務中運用現代銀行技術:建立通訊聯系,開設和激活可自由兌換貨幣的賬戶,確定相互間在跟單、存款、兌換及其他業務方面應承擔的風險限額。這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步是2003年在邊境地區實行了直接的『盧布與人民幣』結算之後,該措施為沿著所有俄中邊界進行對外經濟活動的參加者提供了用本國貨幣辦理結算的機會。一年之內互相開辦相關結算的中俄銀行已達到40家,其中32家是俄羅斯銀行。這種嘗試是成功的:兩年內在邊境商品周轉中銀行結算的份額從8%增長到50%以上。而據俄羅斯銀行的數據顯示,兩年內70%的中俄貿易資金流動是通過銀行進行的。俄羅斯遠東對外貿易銀行還在中國農業銀行黑河分行建立了『金冠』信用卡服務終端。
中行黑龍江省分行國際結算市場份額一直在我省金融市場上佔據首位。特別是該行在國際結算上還有幾個創新之舉:率先推出外匯保值和超遠期外匯買賣業務;率先推出了『不帶外幣照樣出國』的長城國際卡人民幣結算新業務;率先為出口企業推出了出口商業發票貼現業務;首家開辦了集信用風險擔保及貿易融資於一體的綜合金融服務—國際保理業務。這些新產品、新業務,不僅方便了中俄兩國邊貿款項匯劃,促進了兩國邊境貿易快速發展,而且結束了長期以來中俄兩國邊貿貨幣交易一直在民間交易的歷史。
農行黑龍江省分行則大力發展本幣結算業務,繼續推行外幣卡代付業務,開辦了對俄邊貿美元票匯業務,成為省內首家專門為邊貿業務提供美元匯票跨國結算的銀行。
農行黑龍江省分行截至2005年末已與10家俄羅斯銀行建立了賬戶行關系,有7家俄羅斯銀行與黑河分行、綏芬河支行和東寧支行互設了本幣結算賬戶。該行的邊貿結算業務正經歷由美元結算向美元和本幣結算並重的方式轉變,尤其在與俄羅斯銀行本幣合作方面,已經處在了省內金融同業的前列。
從普通結算到全方位合作
雖然結算業務的不斷發展讓中俄銀行之間和貿易伙伴之間不斷受益,但付映認為,仍然需要更多地了解與普通資金匯兌相對立的憑單據的商業活動的擴展問題。也就是說,對雙方銀行而言,到了從普通的保障結算向銀行間全方位服務合作轉變的時候了。
近幾年,中國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國家開發銀行等都與俄羅斯銀行開設了代理賬戶。俄羅斯的大銀行開始在出口與設計供給資金、為大型貸款方案組織聯合借款與銀行財團方面與中國銀行展開合作。國家正在實施振興東北地區老工業基地戰略,特別是今年是中國『俄羅斯年』,這為中俄兩國銀行的合作提供了難得機遇,為中俄兩國銀行金融合作戰略昇級搭建了一個充滿希望的舞臺。中國銀行在合作業務品種上,將進一步從傳統的信用證、托收、匯款、保函業務,到國際保理、商業發票貼現等新產品上全面發展,在合作范圍上,將集信息諮詢、貿易融資、結匯售匯、信用擔保等方面上全面合作。
今年,我國自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的為期五年的過渡期將結束,我國應開放自己的銀行領域,對外國銀行敞開大門,去年年末已約有240家外國銀行在我國設代表處。其中俄羅斯對外經濟銀行、對外貿易銀行、俄羅斯銀行、工業代理銀行的代表處已在我國開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