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廣網哈爾濱6月28日消息『開發新區調整舊城改造危棚房。』這是哈爾濱市人民政府近日出臺的城市近期建設規劃(2004—2020年)的主要指導方針。連日來,哈爾濱市民對此給予了很大的關注,成為市面上民群眾議論的`一個熱點問題。
哈爾濱市是一個具有一百多年歷史的城市,建城的雛形始於十九世紀未期中東鐵路的修建。那時的建設是沿江而興,隨江而生,因此整個城市的街道和房屋等都沒有一定的方向,很長一段時間處於無規劃狀態。當時由於俄羅斯等十幾個國家的僑民佔了一定的比重,所以它的建築、街道乃至飲食文化等諸多方面都殘留著殖民地的色彩,因而它也形成了自己的城市風格和特點。
哈爾濱市這次制定的總體開發方案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理念,他們力圖通過新區開發、棚戶房改造,借以縮小居住上的貧富差距,同時調整城市的人口密度使其更為合理。他們將下大力氣推進哈爾濱市開發區、江北新區、新香坊、太平空港等四個工業新區的開發;對迎賓路集中區、南崗開發區等五個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實行加快建設;對阿城、雙城、賓縣等五個衛星城鎮的推行總體開發,形成以哈爾濱城區為中心的100公裡經濟帶,進一步強化城市的輻射作用;對道裡、南南等舊城區的開發建設放緩,加快對道外區的一些危棚房改造,進一步改善人居環境,完善配套社區服務設施,增加公共設施用地面積12平方公裡。
同時,以建設生態園林型城市為目標,重點建設松花江風景長廊,太陽島、天恆山三個風景區;建設何家溝、阿什河等五條河水景觀綠化帶,哈大鐵路、京哈公路等六條沿線景觀綠化帶,濕地公園、河口生態公園和健身體育公園等十八個主題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