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29日電 『人物再拉高點,唱腔還不夠圓潤……』。28日下午,在哈爾濱市南崗區舉行的文化年活動上,來自久聞民間藝術工作室排練場上的皮影戲吸引了眾多參觀者的目光。屏幕後面惟妙惟肖、配聲配樂的靈活人物讓觀者驚奇,在幕後操縱皮影表演的是62歲的於九文老師。
排練間歇,擦了擦一頭汗,於老師說他熱愛並表演了一輩子皮影戲。他是從哈爾濱市兒童藝術劇院團長崗位上退休的,退休後最大的願望就是想讓黑龍江這一派的皮影戲傳承下去。退休後他組織了幾個老同事成立了民間藝術工作室,他們選擇了劇目《水漫金山》來排,為了這部戲他們已從南方購買了出口的上好牛皮回來制作劇中人物。拍這部戲大約要3~4萬元,現在他們的資金還不夠,所以他們的工作室就銷售一些制作成的皮影人物,用這些掙來的收入來采購皮具制作影人,請樂隊排節目。
在上世紀60年代全國只有黑龍江、河北、湖南三個地區的皮影戲有較大規模。於老師年輕時考進了當時的黑龍江省民間藝術劇院開始專修皮影戲。當年排好了節目就拿到花園?、國際飯店給外賓觀看,很受歡迎,後來由於歷史原因這一行在老百姓的心目中被淡忘了,後來他擔當了哈爾濱市兒童藝術劇院的團長,帶領劇團在南方城市搞演出,在黑龍江除了部分少年兒童就很少有人看皮影戲了。
將這一行發揚光大是於老師的夙願。於老師從乾這行起至今參加過《禿尾巴老李》、《豬八戒背媳婦》等上百個節目的編排,在全國木偶劇比賽金獅獎中獲得了人物造型設計獎。他說,皮影戲也分風格和流派,黑龍江已經自成一派。前一陣有一個英國的旅游團來到了他的工作室看節目,反響強烈,這些英國的旅游者向他發出邀請,讓他去英國演出。於老師說,等他的《水漫金山》拍完了,有了一定的收入後,他一定帶著節目去英國及其他國家演出,讓世界更多的人了解皮影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