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留學生尤麗婭:希望將來能在哈爾濱工作
2006-06-30 13:51:57 來源:東北網-生活報  作者:李潔蕊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6月30日電 白皙的皮膚,圓圓的臉上忽閃著灰藍色的大眼睛,略帶稚氣的笑臉。一見面,尤麗婭給記者留下了一個甜甜的印象。她用流利的漢語告訴記者,今年她21歲。

  主持俄羅斯餐飲文化周

  聽記者誇獎自己漢語說得地道,尤麗婭不好意思地說:『說得不好,等我再學幾年纔會更好。』

  尤麗婭來哈爾濱工業大學留學還不到一年,可是已經參加過很多社會活動了。在6月3日~10日舉行的中央大街俄羅斯餐飲文化周上,尤麗婭受阿爾巴特西餐酒吧老板李良的推薦,擔當了這次活動的主持人。在為期一周的活動中,兩位來自俄羅斯的留學生主持人都是用漢語主持的,流利的漢語得到了大家的贊許。尤麗婭說,在這次活動中她得到了充分地鍛煉。

  『其實我真的很害怕,心裡面撲?撲?不停地跳,但是必須假裝鎮定。』說起第一天主持活動時,尤麗婭還有點不好意思。『在俄羅斯我也經常參加這種活動,但這次是在中國,面對很多陌生的中國人,還要用漢語講話,我很擔心,說錯了哪一句話會讓大家笑話。』尤麗婭又甜甜地笑了起來,『好在一切很順利,第二天就不那麼害怕了,尤其是最後一天的喝啤酒大賽非常有意思,我喜歡這樣的活動。』

  尤麗婭告訴記者,和她一同主持活動的是她的同桌,這讓她感覺很放心,加上觀眾的熱情,她很快就適應了,這次活動不僅鍛煉她的漢語口語,而且也讓她在應變及主持等方面得到了充分的鍛煉。

  喜歡上神秘的漢語

  尤麗婭說她第一次來哈爾濱就喜歡上了漢語。那是她十幾歲時,隨父母旅游來哈爾濱,黃皮膚黑眼睛的中國人、吃到嘴裡帶著辣味的東西、吃飯時用的筷子,經常有陌生人過來摸摸她的腦袋,然後說些自己聽不懂的話……這些都深深埋在尤麗婭的記憶中。『越是不懂我就越覺得神秘,我想,我長大了要學會漢語,就會明白這些人到底在說什麼了。』說起小時候的想法,尤麗婭自己也覺得很好笑,但那時在她的心裡已經埋下了一粒要學會漢語的種子。

  除了好奇,近幾年家鄉的變化,也促使尤麗婭在上大學時,選擇了漢語專業。尤麗婭說:『我小的時候,在海參崴就經常看到中國人,但是語言不通,就無法和他們溝通。近幾年來,海參崴的中國人越來越多,而且,很多公司都是與中國合資的,甚至是中國人自己開的。你知道嗎,學習中文在我的國家很時髦。』『時髦?』尤麗婭用的這個詞讓記者感到有點詫異。尤麗婭很肯定地說:『對,真的很時髦。漢語在我們國家很流行,很多人都會說「你好」等幾句簡單的漢語,但說得好的人不多。』就這樣,尤麗婭中學畢業時選擇了漢語專業。上了大學不久,尤麗婭利用暑假再次來到了哈爾濱,那一次她是自費來中國學習漢語的,但是由於時間短,又有很多生活上的不適應,幾乎什麼也沒學。

  只要努力就能學好

  尤麗婭是個很要強的女孩子,父母花錢讓她來中國學習,她卻什麼也沒學成心裡很不安。回國後,尤麗婭了解到,她所在的大學三年級以後成績優秀的可以公費到中國留學。於是,終於經過一番努力,大三剛剛結束,尤麗婭就以優異的成績與兩位大四的同學同時被學校派往哈工大留學。

  『在俄羅斯,沒有中國高考制度這麼嚴格,只要有錢都可以上大學。但是,上好的大學也不是很簡單的。』尤麗婭說,『我的爸爸開公司,媽媽是會計,他們對我的要求很嚴格,小時候我也很貪玩,是爸爸媽媽給我養成了愛學習的習慣。他們要求我成績必須是班裡最好的。』為了考上好的大學尤麗婭學習非常刻苦,即使這樣,她也是考了兩年,纔考上自己喜歡的大學讀漢語專業。

  在哈工大的這一年中,尤麗婭要修完六門課程,除了四門漢語專業課和中國國情教育外,尤麗婭自己選修了商貿漢語,幾乎每天都安排得滿滿的。她覺得在中國,有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她的漢語進步得很快。『我來中國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學習。漢語再難,只要努力就能學好,又有這麼好的語言環境,學起來並不費事。』尤麗婭說,她參加了很多活動也沒有耽誤學習,她的原則就是在學好的基礎上勞逸結合。

  曾經也覺得孤獨

  尤麗婭是家中的獨生女,從小被父母視為掌上明珠。雖然海參崴距哈爾濱只需要幾個小時的飛機,但是來中國前,尤麗婭也經歷了與父親的激烈斗爭。父親總是不放心一個女孩子自己跑到國外去學習,但看見尤麗婭為了去中國留學而廢寢忘食地學習,終於答應了。

  『剛來哈爾濱,心裡總是覺得寂寞和孤獨,再加上語言不通,我經常感到害怕。』那時尤麗婭唯一能夠讓自己感到快樂的事情就是和家人通電話。尤麗婭笑著說:『所有的留學生都會有這種感覺,陌生的國家、陌生的面孔、不同的語言,這很正常。但是我覺得,我們俄羅斯人適應環境的能力很強,很快就會有很多朋友,就不孤獨了。我雖然沒有那麼多朋友,但是社會活動和學習佔滿了我的業餘時間,偶爾有機會,我也交些中國朋友,和中國人在一起很鍛煉自己的漢語水平。』

  尤麗婭說她很喜歡哈爾濱這個城市,剛來時感覺到既陌生又熟悉,陌生的是面孔和語言,熟悉的是建築和飲食。在中國將近一年的時間裡,有時候她把自己都當成哈爾濱人了。她給記者講起了上周她和一個中國朋友去吃西餐的事情:『那個餐廳的桌子上擺放著刀叉,我的朋友用著很習慣,我卻怎麼也用不好了,最後還是叫服務員拿來了筷子。朋友說我,回國後還得帶幾雙筷子回去,要不就該餓肚子了。』

  希望將來能在哈爾濱工作

  談到將來,尤麗婭收起了她可愛的笑容:『說實話,我很迷茫,畢業找工作是一件很難的事,我不知道我會做什麼。』『會來中國嗎?』記者問道。『很想,我很想在哈爾濱找一份工作,我喜歡這裡。但是不知道將來會怎樣,有沒有公司能用我。』尤麗婭擔心地說,在哈工大結束課程後,她還要回到俄羅斯繼續讀兩年本科,纔能大學畢業,她說兩年之後什麼樣還很難說,但是她希望還有機會來中國。

  尤麗婭告訴記者,在哈工大留學期間,學校每個月都給她1100元的獎學金,這幾乎就是她生活費的全部來源。『我都二十多歲了,不好意思總向家裡人要錢,獎學金夠我每個月的花銷了。我也可以去打工賺錢,但是目前我還不需要,我的主要任務是學習,需要的時候再去打工吧。』

  據哈爾濱工業大學留學生處一位老師介紹,目前僅在哈工大學習語言的俄羅斯留學生就有120名,自費生佔大多數。俄羅斯留學生的出勤率不是很高,他們多數人學習沒有壓力,相對於其他國家留學生沒有積極主動學習的習慣,相反社會活動比較多,比較愛玩。學校為了鼓勵學生上課,專門為一學期下來能夠滿勤的個別學生設置了獎勵。

  在采訪中,尤麗婭充滿朝氣的笑聲和語言,時刻感染著記者,她單純又聰明,是俄羅斯留學生中為數不多的愛學習的人,又和大多數學生一樣,對未來充滿了迷茫。

責任編輯: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