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1日電 記者從哈爾濱市林業局獲悉,哈爾濱市濕地保護工程『十一五』實施規劃已於近日出臺。按此規劃,哈爾濱市將對重點濕地進行專項調查,查清其分布區域、面積、土壤種類、野生動植物分布等情況,並提出保護利用方向。近期哈爾濱市將建立一批濕地自然保護區,通過濕地生態補水工程、污染控制工程、濕地恢復和綜合整治工程、可持續利用示范工程等措施,對現有濕地進行搶救性保護和恢復。同時完成新建呼蘭河口、安興、哈爾濱松北、螞蟻河、長嶺湖、臨江濕地等6處總面積117000公頃的省級自然保護區。
據了解,哈爾濱市有各類濕地約65萬公頃,其中『十一五』期間需要進行搶救性保護和恢復的重點濕地面積約15萬公頃,主要分布在松北、太平湖、長嶺湖等13個區域。哈爾濱市將把一些濕地建成可持續利用示范工程,其中松北濕地自然保護區位於松花江哈爾濱段江北,總面積為11000公頃。本區地處松嫩平原東端,張廣纔嶺西部支脈丘陵,植被屬長白山植物區系,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由於松花江在此蜿蜒流過,在本區形成了大面積的濕地。建立一個松北濕地旅游生態類型的自然保護區,對於合理開發利用濕地,維護本區的濕地生態系統多樣性,開展生態旅游觀光及科學研究,維護生態平衡等具有重要的作用。長嶺湖濕地自然保護區位於哈爾濱市道裡區,總面積12000公頃,地處松嫩平原東端,張廣纔嶺西部支脈丘陵,平均海拔121米。境內地勢從東南緩慢向西北傾斜。地勢平坦,土質肥沃,多為黑土和草甸黑鈣土。水利資源豐富。濕地類型為沼澤、河流及人工濕地。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有植物200餘種,有野生動物140多種,有鯽魚、松花江鯉魚等10餘種,具有極高的保護價值。
據介紹,哈爾濱市將采取四大濕地恢復工程:一是濕地生態補水工程,對松北、長嶺湖濕地保護區積極開展濕地生態補水。將建設濕地生態水源補給泵站,退耕還林、還草、還濕,開展生態林建設。二是污染控制工程,首先防止松花江哈爾濱上游吉林、嫩江流域排放污水,另一方面防止哈爾濱市城市污水排入松花江,開展綜合治理,確保濕地免遭水源污染。三是濕地恢復和綜合整治工程,積極開展退耕還林、還草、還濕補償工作,停止開墾沼澤濕地。四是可持續利用示范工程,將松北濕地、長嶺湖濕地建設成城市濕地公園示范園區,展示人與自然的和諧之美。
濕地生態效益
濕地對調節生態環境具有重要功能和作用,相當於水庫的調節能力,可減少地表徑流55%,減少泥土衝刷75%以上,夏季調節氣溫一般3℃至5℃,淨化空氣浮塵20%至30%,減少噪聲30%,並具有重要生態旅游景觀價值。因此被譽為城市之『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