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2日電 6月28日,哈市第一個新農村實用人纔交流轉移大集在道裡區太平鎮舉辦。來自5個鄉鎮42個村的317名技術農民成了『香餑餑』,在家門口被255個用人單位『搶走』,受聘農民每月最高工資可拿到2000元錢。
新農村實用人纔是指持有國家承認的技術證書或具有種、養、機械修理、建築行業各工種、加工業各工種和服務業各工種技術專長的農民。作為全省新農村建設試點的道裡區,為加快農村技術勞動力轉移和交流,在太平鎮舉辦全市第一個新農村實用人纔交流轉移大集,組織城市和農村用人單位255家參加。城市招聘人纔的單位主要招用小區物業管理、建築工程、餐飲服務等人纔;農村用人單位或生產大戶主要招用農機修理、種植特菜、藥材、果樹等人纔。來自道裡區新農、新發、群力、榆樹、太平5個鄉鎮的2000多農民參加了大集,大連遠洋公司、廣東服裝生產企業也來招聘遠洋漁船船員和電動縫紉工。道裡區總工會和市農委勞動力轉移辦公室,現場為簽訂聘用協議的農民發工會會員證和《職工權益自我維護手冊》。哈農業科學院現場為自願參加技能培訓的農民登記,凡登記報名的農民,由市農業科學院免費提供培訓,免費向用工單位推薦人纔。
通過大集,來自太平鎮立權村的養牛農民蘇家纔被榆樹鎮後榆樹村養牛大戶王春田以每月2000元錢聘走;來自太平鎮太安村養豬農民劉常順以每月1500元錢的工資與新農鎮一家飼料加工廠簽訂人纔錄用協議。15名具有瓦工、灰漿工、鋼筋工技術的農民與哈市一家建築公司簽訂技術勞動力轉移協議。
據了解,這次由道裡區農林水務局和區勞動力轉移辦公室聯合主辦的大集,提供用工崗位1700多個,有2000多農民參加,其中有317名技術農民簽訂用工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