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3日電 題:合作舞臺彰顯冰城魅力——寫在『2006中國哈爾濱韓國周』開幕之際
哈爾濱的魅力,再一次在這個仲夏彰顯得淋漓盡致。
3日,『2006中國哈爾濱韓國周』將拉開帷幕,眾多韓國嘉賓齊聚哈爾濱,唱響『合作與發展』的主題。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哈爾濱謀求快發展、大發展,不僅要立足自身,立足現有優勢,更要堅持走對外開放之路,全面加強對外交流與合作。借助外力,擴大對外開放,已成為哈爾濱一項重之又重的發展方略。
哈爾濱對外開放的腳步從來沒有停歇過,『哈洽會』、『冰雪節』、『商務之橋』等對外開放活動開展得生機勃勃,但哈爾濱的決策者們沒有滿足於此———哈爾濱與韓國存在較大的經濟互補性、歷史紐帶性、地域相近性和文化相似性,雙方合作有著巨大的潛力。
經過深入論證和反復調研,去年,由哈爾濱市政府和韓國駐沈陽總領事館共同舉辦了『2005中國哈爾濱韓國周』,包括以韓國前總理高健先生為團長的韓國政要代表團、以韓國執政開放國民黨常委張永達先生為團長的韓國國會代表團以及韓國企業界、文藝界、體育界500多位嘉賓來哈,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政治、經貿、文化、體育等多領域的交流活動。初次舉辦的『韓國周』創造了3個『第一』:哈爾濱第一次與一個國家單獨搞大型活動周;哈爾濱第一次集中一個國家的眾多政要參加活動;在韓國也是第一次有如此多的政要集中出訪一個城市。『韓國周』已成為哈爾濱市參與國際經貿合作與文化交流的新載體、新途徑。
圍繞『增進了解和友誼,擴大交流與合作』的主題,『2005中國哈爾濱韓國周』舉辦了投資說明會、商品展銷會、高峰論壇會等豐富多彩的系列經貿交流洽談活動,合作碩果初綻枝頭:哈爾濱市與韓方企業共簽訂13個經濟合作項目。
合作的成果遠遠不是用數字所能夠代表的,無形的收獲更是巨大的財富。哈爾濱豐厚的文化積淀和濃厚的藝術氛圍、善良熱情的市民、雄厚的工業和農業基礎、良好的資源和地緣優勢、優良的投資環境、振興東北等老工業基地的大好機遇,都在來哈的韓國政要和韓商心中產生了深遠而廣泛的影響,雙方達成了持續舉辦『韓國周』的共識。加強相互了解,增進雙方友誼,不斷擴大彼此間的交流與合作,『韓國周』已成為哈爾濱繼『哈洽會』、『冰雪節』之後又一個對外開放、招商引資的品牌。
作為一個城市單獨與一個國家開展的交流合作活動,『2005中國哈爾濱韓國周』的成功舉辦給了我們啟示,更給了我們信心———哈爾濱,不僅有能力舉辦這樣大型的國際活動,而且有能力把這樣大型的國際活動辦實、辦好、辦出成效。通過『韓國周』,我們向世界展示了哈爾濱開放的姿態和安定有序的社會環境,展示了哈爾濱重商、親商、扶商、護商的氛圍和快捷高效、周到細致的服務環境,展示了哈爾濱誠信法治、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和優惠寬松、吸引力強的政策環境。
『哈爾濱辦事處成立6年,業務量每年都在大幅度遞增,今年的銷量已是成立當年的3倍多。』———在去年『韓國周』中韓哈爾濱經濟合作高峰論壇上,韓國獨資企業大宇重工業哈爾濱辦事處代表李龍軍有感於企業在哈的蓬勃發展,他向眾多韓商介紹:哈爾濱,魅力無法抗拒。
來不及細數收獲,新的機遇又在眼前。將於3日開幕的『2006中國哈爾濱韓國周』,5000多位韓國來賓及來自中國各地的韓商等將來哈,來賓層次之高、界別之廣,活動規模之大、主題之鮮明、亮點之突出、形式之多樣、內容之豐富,都將為哈爾濱的對外交往史描繪濃墨重彩的一筆。
大幕將啟,輝煌將繼續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