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4日電 城鄉污水處理廠和市區供水工程建設怎麼樣?水源地是否得到保護?水污染事件能否得到防控?繼2005年松花江的一場重大水污染事件後,這些問題一直為人們所關注。
去年以來,哈爾濱市政府把水污染防治作為主要工作來抓,市人大常委會及城建環保委也多次就《水污染防治法》貫徹執行情況進行檢查,有效推動了《水污染防治法》的實施和環保目標的落實,使市民飲用水安全得到了保障。
【基礎設施建設】
今年磨盤山可向市區日供水45萬噸
投資18億元建污水處理廠
據悉,去年以來,哈爾濱市加快了磨盤山、西泉眼供水工程的建設,今年磨盤山可實現向市區日供水45萬噸的目標。哈爾濱市還爭取到國債資金6200萬元,用於磨盤山、西泉眼、四方臺等水源地污染治理,以確保飲用水安全。對城鄉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建設,采取了市場化運作的方式,於去年完成了日處理32.5萬噸的太平生活污水處理廠二級處理工程建設,並投入了試運行,使市區污水二級處理能力達到了50%。今年,文昌污水處理廠三期工程已經開工建設,何家溝平房、群力和信義溝、松北、呼蘭、阿城、雙城、賓縣等污水處理廠也已啟動招商和設計工作,預計投資將達18億元。這些項目的運行,將使哈爾濱市城市水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大大加快。
【工業廢水治理】
54家廢水排放不達標企業完成治理
12家企業中水回用創造經濟效益4億元
全市減排水主要污染物3000餘噸
工業廢水的治理是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重點和難點。為促進穩定達標和污染減排,市政府依法對哈爾濱氣化廠、哈藥集團制藥總廠等86家廢水排放不達標或不穩定達標的工業企業實施了限期治理,目前有54家完成了治理任務,實現了廢水達標排放。在全市化工、制藥、輕工、機械等10餘個行業300餘家工業企業中推行了清潔生產,對其中81家實行了清潔生產強制審核,督促哈航集團、哈空調機有限公司等6家排放污水大戶投資1.1億元進行了污水處理設施改造,鼓勵和支持哈爾濱啤酒有限公司等12家企業實現了中水回用,年創造經濟效益近4億元。這兩項措施,使全市共減排水主要污染物3000餘噸。
治污不如防污。為此,市政府有關部門對松花江沿線化工、醫藥、造紙、電鍍等行業500家工業企業進行了4次環境安全隱患排查,組織、指導哈藥集團制藥總廠等140家企業制定或完善了環境應急方案,77家存在環境安全隱患的企業實施限期整改,目前中石化哈爾濱分公司等23家化工、制藥企業已經投資2億多元建立或完善了應急設施。
【流域綜合整治】
治理水土流失面積3.6萬公頃
為嚴格控制面源污染,哈爾濱市全面開展了松花江及十四條一級支流兩側2公裡范圍內,以控制水土流失和化肥農藥污染、生態恢復、植樹造林、污水集中控制、點源污染治理為主要內容的綜合整治,完成植樹造林、退耕還林15446畝,植樹(苗)490萬株,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積3.6萬公頃,土地整理3000公頃,基本完成了整治任務。
【監督管理機制】
增加水質檢測項目20餘項
對重大建設項目實施環境風險評價,否定9個污染項目
關停取締污染嚴重的企業56家
去年,市環境監測中心站購置了高效水質監測儀器,增加水質檢測項目20餘項,並投資135萬元,為環保部門配備了現場執法取證設備和車輛,提高了環境執法工作的快速反應能力。在對松花江沿岸采沙等20多個重大建設項目實施環境風險評價過程中,對1326個建設項目強化了審批把關和全過程監管,否定了9個污染項目。
此外,全市還開展了整治違法排污企業保障群眾健康環保專項行動,對225個環境違法排污問題予以了掛牌督辦,依法取締四方臺、朱順屯等飲用水源保護區內私建濫建、養牛放牧、挖沙等非法作業活動30處,嚴肅查處了哈爾濱菊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尚志市葦河林業局人造板廠等一批違法排污企業,關停取締污染嚴重的企業56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