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東北農民從『居家守業』走向『離土創業』
2006-07-04 22:39:17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經濟報  作者:王曉明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7月4日電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東北農民開始走出土地,放棄『居家守業』的傳統觀念,到外面的廣闊天地通過各種新的渠道增收致富。 ?

  『三個月種田、三個月乾閑、三個月耍錢、三個月過年』,這是過去東北農村生活的真實寫照。但是,農民們守著土地,即使豐收也掙不到多少錢,大部分農民的日子照樣過得緊巴巴。『兩畝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農民『居家守業』的傳統觀念。 ?

  幾年前的一個冬天,在黑龍江省通河縣濃河鎮水田村村口的一個食雜店裡,筆者看到十多個村民正圍著火爐子『侃大山』。交談中得知,這個村是遠近聞名的貧困村,眼看到春節了,很多農戶家連一點豬肉都沒有。問到為什麼不出去打工,村民們面面相覷,說:『出門在外哪有種地來得保險?反正富不了,也餓不死。』 ?

  今年農閑季節,當筆者再次來到水田村,發現村裡很多青壯年都外出打工了。村乾部介紹說,『縣裡這幾年對富餘勞動力輸出非常重視,村民們也轉變了觀念。現在村裡差不多家家都有人在外打工,不少人還靠打工蓋起了新房。』 ?

  吉林省農委主任王守臣說,隨著農業規模化生產程度的提高,農村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富餘勞動力。在政府的積極支持和引導下,農民的觀念正在迅速轉變,越來越多的農民開始走出家門,勞務經濟逐漸形成態勢。 ?

  吉林省梅河口市中和鎮近年來向日本、韓國輸出大批勞動力。『這些年我們一直重視發展勞務經濟,成效顯著。很多人從國外打工回來搖身一變成了老板,他們起到了很好的榜樣作用,現在用不著動員,大家都爭搶著出國打工。』鎮黨委副書記羅致說,『通過勞務輸出,很多農民富了起來,產業結構調整的難題也解決了。』 ?

  如今,勞務經濟已成為東北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在傳統農區黑龍江省綏化市,近年每年有四五十萬農民外出務工,年均收入30億元以上。市委書記胡世英說,農村剩餘勞動力的轉移,還促進了農村土地向種田能手和大戶集中,農業的規模效益也顯現出來了。 ?

  對於東北農民在傳統觀念上的明顯改變,原吉林農業大學校長孫立誠認為,緊隨著市場的腳步,東北農民正逐漸告別『小農』意識和小富即安的思想,他們的眼界逐漸開闊,思想逐漸開放,越來越融入現代經濟和社會。

責任編輯: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