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衛生有隱懮禍從喜宴生 大型聚餐入『口』把關別流於形式
2006-07-05 09:30:42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時繼凱 陳寶林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記者 蔣國紅 攝

集體中毒事件中的患者正在醫院接受救治。

  東北網7月5日電 6月18日,阿城市30餘位市民在當地一家大酒店參加了親友婚宴後,相繼出現頭疼、腹瀉、發燒、惡心等癥狀,紛紛趕往醫院救治。患者回憶,在用餐時感到黃瓜涼菜有些發黏,醫生初步認定為食物中毒。酒店老板在支付一部分醫療費用後不再露面,治療費用暫由醫院墊付。

  事件雖然已基本平息,卻足以讓人警惕。夏季天氣炎熱,正是細菌性食物中毒的高發季節。去年同期,哈爾濱市、大慶市等地就發生數起在大型聚餐活動中的中毒事件。在省衛生監督所記者了解到,日前他們正在下發《關於加大監管力度,預防食物中毒的緊急通知》,要求各地衛生監督機構加強領導,防止食物中毒事件發生。其中監管的重點之一,就是大型活動和婚宴聚餐的食品衛生。

  6月24日,省衛生監督所與哈市道外區、香坊區衛生監督部門聯合對省城部分大飯店內舉行的婚宴進行了衛生安全檢查,總體情況良好,但個別酒店也不同程度存在著違章操作問題。

  群體中毒事件,已引起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采取了一些防范措施。不久前,哈市政府在『做好緊急重大突發事件報告工作』通知中,就把『死亡2人以上或涉及15人以上的食物中毒事件』列入其中。

  能否給宴席上把安全鎖

  為加強對大型聚餐活動的監管,消除安全隱患,從幾年前開始,哈市衛生部門就實行了大型聚餐和婚宴申報備案制度,要求餐飲企業在承辦10桌以上的宴席時,提前向衛生監督部門申報備案,衛生監督人員對申報單位進行指導監督,在48小時內保留菜樣。個別區級衛生行政部門根據本區實際情況,把這個標准定為5桌以上。

  應該說,『申報制』讓監督提前介入,實現了對大型聚餐活動的全過程跟蹤管理,有效減少了群體性中毒事故的發生。然而記者在采訪中也了解到,盡管在執行『申報制』過程中衛生部門全部是無償服務,許多餐飲企業對此卻反應很冷淡,甚至有些人根本就不知有這一回事兒。

  一家大型酒店經理就認為,這個措施出發點雖然很好,但沒多大意義,而且向衛生部門報菜單、留菜樣很麻煩。

  哈爾濱市衛生局衛生監督處夏處長介紹,要求10桌以上聚餐申報,目前還只是一項管理制度,並不是什麼行業法規或條例,不具有強制約束力。

  業內人士認為,『申報制』要想真正得到落實,一方面是要建立相應的約束機制,對漠視者加強監管抽查;另一方面,加大宣傳力度,讓企業感受到這項措施所帶來的好處。比如香坊區某大廈餐廳的負責人就很擁護『申報制』。他說:申報備案後,衛生監督員前來現場指導,規范了操作,杜絕了隱患,保留菜樣又可以防備一旦出了問題後分不清責任,便於救治。對餐飲企業來說,是一件好事兒。

  飯店不量力顧客心沒數

  一些餐飲企業受利益驅使,常常超能力承辦婚宴酒席,也是當前群體性中毒事件頻發的一個重要因素。

  近兩年人情風在鄉下泛濫,喜慶宴席的舉辦也不斷增多。在雙城市、五常市等地的一些村屯中,村民在自家開辦了許多簡陋的『餐廳』、『食堂』對外經營,大擺筵宴,不論是在采買環節,還是在烹飪環節都存在嚴重的衛生隱患。

  食客盈門,讓業主喜不自禁,卻存在著極大的衛生安全隱患。如果就餐人數大大超過飯店的接待能力,飯店的操作空間、服務人員、餐具、消毒設備都相對不足,於是通常都在前一天將飯菜加工出來,貯存過程中極易發生污染變質情況;而且,顧客一般都對宴席的時間要求很急,規范消毒滅菌往往做不到,很容易形成交叉污染。

  哈爾濱市衛生監督所楊笑雨所長說,具體哪種情況屬於飯店『超能力接待』,目前相關法規還沒有做出硬性的規定,在執法監督中也就無法可依,無形中增加了監管難度。有些時候,就得靠經營者自律,我們也在平時加大了宣傳教育工作的力度,同時在旺季多派人下去監督檢查,對發現的安全隱患及時責令整改,以免造成嚴重後果。

  據介紹,目前衛生監管部門正在大力推行『量化分級管理』,即按照衛生部規定將餐飲企業按不同的規模和實力劃分為A、B、C、D等不同等級,在原則上允許B級以上的企業承辦大型聚餐,C、D級企業不能接待超過10桌以上的宴席。不過,由於《規范》實施不足一年,要對遍布全省的3萬多家餐飲單位量化分級,還需要漫長而艱苦的工作。

  群體性食物中毒原因

  一,生熟食品交叉污染,直接入口的涼菜等食品感染了細菌;二,食物貯存不當,備好的菜餚在貯存中溫度控制不當;三是食品烹飪前沒有充分解凍,或是燒制時間不足;四是從業人員衛生條件不合格,帶菌上崗導致污染。

責任編輯:焦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