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行走北疆:憶大荒之變遷,緬志士之偉業
2006-07-06 22:57:41 來源:東北網  作者:印蕾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王震將軍率師開發北大荒紀念碑
王震將軍率師開發北大荒紀念碑

  東北網7月6日電 題:行走北疆:憶大荒之變遷,緬志士之偉業

  記者 印蕾

  『密虎寶饒千裡沃野變良田,完達山下英雄建國立家園』。來到密山市檔壁鎮王震將軍率師開發北大荒紀念碑前,看著碑上的文字,一種豪情在『三千裡北疆話國防』采訪組成員心中油然而生。

  王震將軍率師開發北大荒紀念碑原址建於1993年,新址於2002年8月竣工,紀念碑主體高9.9米。紀念碑後為北大荒開發建設紀念館,建築面積607平方米,正廳北側中央安放著王震將軍85厘米高的半身漢白玉雕像,塑像後襯的鍛銅浮雕《先行者》,反映了50年代王震將軍率師開發北大荒的光輝歷史,開拓者的理想和北大荒半個多世紀的輝煌業績。

北大荒開發建設紀念館
北大荒開發建設紀念館

  撫今追昔,往事歷歷在目。1958年4月12日,王震將軍響應黨中央和毛主席的號召,率領十萬官兵進入密山,動員大會上,慷慨激昂的誓詞『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英雄奔赴北大荒,好漢建設黑龍江』激勵著英雄兒女開拓偉業。

  經過王震將軍和十萬官兵的艱辛努力,這片荒地發生了滄海桑田般的巨大變化。從荒蕪到富饒,北大荒成了北大倉。目前,北大荒墾區擁有人口158萬,土地總控制面積5.43萬平方公裡,下轄9個分局,105個農(牧)場,資產總額已達500億元。

  多少年過去了,『北大荒』已失去了原有的自然含義,成為黑龍江墾區的代名詞。然而,一提到北大荒,人們依然因那種建設邊疆、大荒初拓的氣概而備受鼓舞,依然深情地稱這塊土地為北大荒,依然親切地稱這塊土地上的人們為北大荒人。

  來者駐足,憶大荒之變遷,後人紀事,緬志士之偉業。逝者如斯,北大荒精神永存。

責任編輯:岳同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