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6日訊 記者從今天在哈爾濱市召開的全國工會促進再就業、推動幫扶中心電視電話會議上獲悉,哈爾濱市困難職工幫扶中心被全國總工會評為全國模范幫扶中心,幫扶中心常務主任趙鳳清被評為全國幫扶工作標兵,這是全國總工會倡導創辦幫扶中心5年來,首次對幫扶中心進行表彰。
困難職工的娘家
提起幫扶中心這個『娘家』,困難職工王采集最有感觸。2004年春節前,外面天寒地凍,針織廠職工王采集的家裡也是瑟瑟的寒風,大人和患有精神病的孩子都抱著棉被蜷縮在屋子裡。原來因王采集所在的單位欠繳包燒費,家裡至今沒送暖氣。幫扶中心的工作人員一知道這一事情後,一方面派人進家核實後,及時進行資金救助,替他交上個人應承擔部分的包燒費,另一方面親自聯系房管和供暖公司,輾轉的打了15個電話聯系,5個小時後,王采集家開栓供暖了,暖融融的空氣流淌在屋子裡,也流淌進了大人和孩子的心裡……
為困難職工謀生計
哈爾濱市困難職工幫扶中心常務副主任趙鳳清說:『「真正的幫扶」是一種長期的帶有感情色彩的援助,不能只是單單的給幾百塊錢,送幾袋面,要真正地為困難職工考慮,為他們「謀生計」。
為了讓更多的困難職工自立更生,『幫扶中心』與哈爾濱市就業局、各區的企業職介所和80個社區、各縣農委辦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考慮到困難職工文化偏低、技能單一的實際,開展時間短、見效快的培訓項目,為困難職工爭取就業崗位,共開發保安、保潔等低技術含量、高適應性的就業崗位1.8萬個,培訓1.4萬人,職業介紹1.7萬人,安置1.2萬困難職工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