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入夏以來23人相繼溺水身亡 僥幸心理是禍首
2006-07-10 13:12:43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李偉俏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7月10日 電一個個鮮活的生命轉眼間像水花一樣消失得無影無蹤,一幕幕慘劇讓人觸目驚心。只因一次野浴,賠上了一個生命。據悉,今年入夏以來,已有23人相繼溺水身亡。其中僅在5日和6日兩天,就有9名學生溺水。

  3天12人溺水

  連日來,江邊不斷傳出噩耗,尤其是進入7月份以來,溺水身亡的人數與日俱增。記者翻閱警方的報警記錄看到,4日12時許,兩名男子在青年宮門前的鐵路跨線橋下游泳時溺水;5日12時,一名19歲的男孩在哈市道裡區太平莊附近野浴時溺亡;5日中午,哈市平房區一名14歲的初一學生在平房鎮工農水庫野浴時不慎陷入淤泥,被人打撈上來時已經停止了呼吸;5日16時許,雙城市某村6名小學6年級的學生因天氣炎熱,一起去附近的拉林河洗澡時,4人溺水;5日18時許,一名男子酒後在哈市道外區江邊野浴時溺水;6日8時許,一名背著書包的學生來到道外鐵路濱江橋附近,不久,學生放下書包跳到水中野浴,結果不見蹤影;6日中午,哈市3名小學生在松北鎮集樂村附近的一處江邊游泳時,其中兩名小學生溺水。

  警告提醒都不管用

  4日,記者就江邊野浴一事采訪了哈市公安局水上民警隊隊長馬輝。『暑假就要到了,每年這個放暑假的時候都有學生因到江邊野浴溺亡的事件發生,家長此時應該管好自己的孩子,避免慘劇的發生。』沒想到,馬隊長居然言中了。5日和6日,哈市部分江邊、水庫、魚塘等處相繼發生溺水事件,其中在兩天內溺水的10人中有9人是學生。記者隨後在江邊采訪時發現,警方在江中安裝的寫有『危險』的警示標牌形同虛設,一些市民仍在設有標牌的地點附近野浴。

  馬輝說,如果不采取強制措施,根本無法對冒險野浴的人施加壓力。在老頭灣附近,當民警對十多名野浴的人進行勸阻時,其中四五個人都說:『沒事,我們會游泳,常在這裡游,不會出事的。』

  持續高溫催生江邊避暑

  在連日的采訪中記者發現,進入7月份以來,哈市持續多日的高溫天氣致使眾多的市民到江邊避暑降溫,一些稍稍會水的人來到江邊後抑制不住興奮想下水去嬉戲、玩耍。在4日前,前去江邊和江岔野浴後溺水的幾乎都是農民工,而每年的七八月也是農民工溺亡的『黑七月』。他們每天冒著酷暑在工地上乾活,工作環境十分惡劣,在出了一身的汗之後卻無處洗澡乘涼,於是,一些農民工便會結伴來到江畔洗澡乘涼。然而因為不會游泳,在發生意外時他們並不懂得自救也不會去救人。

  而近兩天,中小學生不斷溺水身亡的消息更是讓人痛心。因天氣炎熱,許多家住農村或靠近江邊、水庫、魚塘的學生三五成群結伴野浴,他們多是背著家人私自跑出來,直到家裡人知道消息時,已經是回天無力。

  僥幸、不會游泳是禍首

  據哈市公安局水上民警隊極為熟悉水性的民警介紹,在野浴、游泳等溺水身亡的事件中,多數人根本不會游泳,或是只會簡單地游泳,而江面的情況十分復雜,一旦腳下遇到深溝或是淤泥,沒有經驗的人只能是束手待斃。另外,一些人自認為從小就在水庫或是江邊長大,熟悉這裡的情況,在岸邊游游無所謂。然而因為江面寬闊,下水游泳的人便會不知不覺地脫離岸邊向江心游去,這樣就會距離危險越來越近。由於近年來一些農村地帶有一些窪地在雨季時形成深溝,而建築工地取土後這些深溝就會變成大坑,形成幾米深的深坑,積水後形成江灣,而一些孩子卻不知道地形的復雜,往往在岸邊走著走著就會掉進坑內。

  勞民傷財屍體難覓

  亡者已死,家人空悲切,更悲慘的是,一些死者的家屬甚至在親人死亡多年以後仍然不能找到其屍體。為打撈親人的屍體興師動眾,勞民傷財最終卻一無所獲。記者在采訪中獲悉,意外死亡、尤其是孩子的意外死亡給家庭帶來的損害,包括經濟上和精神上的,往往比任何損失都嚴重得多。因此,首要的一點就是要看管好自己的孩子,不能讓孩子在沒有大人監護的情況下結伴去危險區域。另外,一些公共場所的管理者們也應該以悲劇為戒,時刻提高警惕。對應該回填的沙坑、應該設置警示牌的水庫和魚塘等,抽出一些人力在高溫天氣時嚴密把守,避免更多的無辜者喪生。

責任編輯: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