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另一種『懲罰』比體罰更可怕 『冷暴力』使孩子受內傷
2006-07-11 09:47:30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魏然 趙琳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7月11日電 近日,哈爾濱市第一專科醫院在對哈爾濱市近千名中小學生的調查顯示,三分之一的孩子都遭遇過冷暴力。專家介紹,冷暴力來自家庭和學校遭遇『冷暴力』,孩子的心理都會受到很大的傷害。

  冷暴力是缺乏溝通的惡果

  小明上小學後經常惹老師生氣,父母由於工作忙也沒時間教育他。近半年來,小明媽媽發現老師好像再也沒有來『告狀』,孩子也突然變得很『乖』了,但卻整天悶在家裡不出去,也不愛說話了。父母問他怎麼回事。小明說,上課時無論他怎麼舉手,老師就是不喊他回答問題,還把他的座位調到後排,同學們看老師這麼做,也開始排斥他,和他說話的同學也越來越少了。專家講,老師和學生之間的『冷暴力』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為老師承擔著工作和生活的壓力,對於問題學生,他們管了幾次後發現毫無效果,往往就會置之不理。另外,也不排除一些老師的偏見而導致師生之間『冷暴力』的產生。

  有關專家介紹,與父母、老師無法溝通,是當前困擾很多青少年的問題,而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對孩子的『冷暴力』現象,近年也有逐漸上昇的趨勢。

  冷暴力的傷害有多大

  目前,學校都有教師不得體罰學生的禁令,因此體罰孩子的行為少見了許多,然而,家長或老師有意無意間在言語或態度上對孩子造成的『軟傷害』,卻成了校園或家庭變相懲罰孩子的『殺手?』。這種形式對孩子的殺傷力更大,隱蔽性也更強,導致未成年人的精神、心理受到傷害。市第一專科醫院院長張聰沛講,在心理諮詢中心接診的案例中,來自於校園和家庭的冷暴力,而引發心理問題的孩子呈上昇趨勢。歧視和白眼讓孩子們消極自卑,自暴自棄。由於心理壓力過重,患焦慮癥、懮郁癥、強迫癥、精神分裂癥等各種心理疾病的孩子越來越多,甚至產生暴力傾向,嚴重影響著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冷暴力實質上就是一種精神虐待,可能導致孩子出現『退縮性人格』,即孩子在高壓下往往回避問題,不敢與人交流;或者是『暴發性人格』、富於攻擊性,對他人和社會在言行上采取過激行為,對孩子的健康成長非常不利。

  

責任編輯:朱丹鈺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