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依蘭縣道臺橋鎮永豐村拓寬富路做示范
2006-07-11 14:05:50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畢景軍 張麗娜 馬少忠 陳猛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7月12日電 永豐村在依蘭縣知名度很高,是依蘭縣新農村建設省級試點村,6月末的一天,記者走進了依蘭縣道臺橋鎮永豐村,這裡給人的第一印象很普通。村委會主任江士洋沒有多說什麼,他領記者走訪了村裡的一些群眾,群眾的嘴裡,這裡是一個充滿生機的集體;群眾的眼裡,這是一片充滿希望的沃土。

  依托資源培植新產業

  『現在大多數農民種地所得的效益,只是政策效益,掙的是國家給農民的補助。要想富得長久,還得多找門路。』永豐村黨支部書記朱景樹如是說。1997年,村黨支部書記朱景樹帶領班子成員到吉林省缸窯鎮考察學習後,多方籌措資金建成了投資170餘萬元的釉面瓦廠,投產後企業生產的釉面瓦在村屯周邊地區供不應求。現在該企業平均每年純收入10萬元左右,極大地充實了村集體經濟,而且還為全村提供了30多個勞動力崗位。2003年,村裡又成功引來哈市豐益公司在村裡落戶建成存欄600頭的奶牛養殖場。養牛場的建立不僅帶動了全村酒坊、油坊、餐飲業的發展,而且還帶動了農戶分散養殖奶牛,形成了公司加農戶的新型模式。2005年,村乾部又帶頭到遼寧蓋縣考察圈養優質絨山羊,並購進300只在村裡試養。目前,永豐村已擁有釉面瓦廠、黏土加工廠、木材加工廠、免燒磚廠、水泥制品廠、制米廠等村辦企業15家。奶牛和黃牛存欄達1600頭,山羊和綿羊4000只,獺兔4萬只,大白鵝2萬只。產業結構調整帶來的經濟效益,為永豐村的新農村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物質支持。

  民主管理出效益

  幾天前記者在哈爾濱又遇到了朱景樹,他是來參加新農村建設學習班的。他說一個好的領導班子一定要學會管理與服務,村集體經濟上不去,有兩點原因,一是政策性的失誤,二是村領導班子管理無方。

  永豐村的經濟就是從管理上翻身的。1992年前,永豐村是全鎮的落後村、老大難村,打仗斗毆天天有,賭博成風、偷盜成風,環境衛生、村經濟管理十分混亂,班子軟弱,人心渙散,村債務達110多萬元。

  1992年末,村領導班子大換血,其中『老三位』都換新人了。新的一屆村黨支部面對全村經濟落後,黨支部針對全村的實際情況,制定了『勒緊褲腰帶,三年還清外債』的計劃。他們清理了往來賬、土地臺賬、核實債權債務、土地面積,落實還債計劃,對全村的土地進行詳查,徹底解決了多年來土地分配不合理現象,收回小開荒30餘公頃,收回多分土地50餘公頃。村裡的機動地、代管地實行競價暗標的發包方式,通過發包機動和收欠款,當年還欠款50多萬元,三年時間還清外債110萬元。

  村領導乾部嚴格執行財務管理制度,村裡取消了招待費、差旅費,定期財務、政務公開。十幾年來,村支部成員,正月初六上班,常年乾部值班,天天上班,農忙季節早三點上班,農閑季節早六點上班,長年利用早晨、中午、晚上農戶閑時去做工作。

  村容村貌悄然改變

  過去,永豐村柴草亂垛、糞土亂堆、垃圾亂倒、污水亂潑、畜禽亂跑等『五亂』現象嚴重,出門不踩豬屎便踏牛糞。如今,村子成為文明示范村,住房新、路平坦、村容整潔。

  村黨支部和村委會組織村民修路18條14800延長米,下排水水泥管1300餘節,村內主街安上了路燈,主要出入道口建了治安崗亭並設了路欄,村四周栽植了護村林,挖了護村壕,請專人打掃街道衛生,設置垃圾坑,疏通排水管道,昔日的『五亂』問題得到解決。全村安上了有線電視、程控電話和移動電話小靈通,電腦上了寬帶。農戶的住房也發生了巨大變化。過去,條件稍好的人家蓋紅磚房,一般人家蓋土房,條件差的仍然住茅草房,而且整個村子房屋布局零亂。現在,該村街道兩旁也有了二層『小洋樓』,統一的白瓷磚,看起來整潔多了。村黨支部書記朱景樹談了設想:未來幾年裡要在村上建設全縣第一個集中供熱的農民住宅樓,並把全村的牲畜和柴草垛統一分區設專人看管,讓村民們也過上城裡人的生活。

  鄉風民俗新風尚

  用政治活動凝聚人心,鼓舞斗志,改變永豐村民的精神風貌。

  永豐村以創建五好文明家庭、十星級文明戶等活動為載體,引導村民崇尚科學文明、反對迷信愚昧,依靠科技勤勞致富,逐步形成了文明的生活方式。

  1995年初,針對村民對支部信心不足,特別是年輕人,根本不關心村集體興衰,永豐村領導班子抓住他們喜歡玩、講義氣、重感情的特點,組建了青年籃球隊,把他們團結在一起。通過練球、比賽,增強了他們的集體意識,培養了他們的榮辱觀。最有代表性的是永豐村姓郭的一個小伙,有個綽號叫『胡傳魁』,他在參加籃球隊之前游手好閑、打仗斗毆、不務正業,還經常偷了父母的錢出去賭博。被吸收到籃球隊裡後,經過隊友的幫扶,他不但改掉了以前的惡習,而且變得孝順父母,知道關心集體了,他的父母為此多次到村委會感謝。

  永豐村在農閑季節組織扭秧歌,重大節日演文藝節目,每年都開表彰會,通過活動的開展,乾部群眾思想有了根本性的轉變,黨支部的凝聚力強了,乾群關系好了,工作也就好開展了。

  利用村裡廣播、黑板報宣傳好人好事、科學種田、致富信息、計劃生育、法制教育、健康知識等。2005年,被評為哈爾濱市文明示范村。

  鏈接

  依蘭縣新農村建設試點村鎮共11個,其中:省級試點單位共10個(9個試點村和1個試點鎮),縣級試點村1個。新農村建設工作啟動以來,經過試點村廣大乾部群眾和幫建單位的共同努力,各項工作有效開展起來並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試點村鎮按照『適度超前、綜合配套、突出特色、群眾認可』的原則,確定了《試點村鎮五年規劃》和《2006年實施方案》;以『四清』(清垃圾、清溝渠、清路障、清柴草垛)為重點,開展了環境衛生整治會戰;『四旁』(水旁、宅旁、路旁、村旁)綠化工作全面完成,綠化率由年初的45%%提高到100%%。

  按照《試點村鎮2006年新農村建設實施方案》,10個試點村自來水入戶工程共確定13眼井的打井任務,目前已全部完成。

責任編輯: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