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盡快發揮尼爾基效益 引嫩擴建項目亟待上馬
2006-07-12 10:23:05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賈紅路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引嫩擴建骨乾一期工程示意圖

 尼爾基水庫16日將正式發電。

 本報記者 郭俊峰 攝

 

  『如果把上游的尼爾基比作一個超大儲水罐,而現有引嫩工程則是幾條過於纖細的管線,若不對其進行改造,下游廣闊的松嫩平原仍然只能在經年累月的乾旱中繼續掙紮。』近日,省水利水電勘探設計院研究院副院長、總工程師劉加海在接受采訪時說,雖然尼爾基水利樞紐工程已經下閘蓄水,但是,現有引嫩工程因規模小、配套設施不完善以及江道淤積等問題,其引水能力已經遠遠不能滿足當地經濟社會的需水要求,因此,在松嫩平原建設能力更加強大的引、輸水工程勢在必行,否則經過尼爾基水庫調蓄後的絕大部分嫩江水就只能沿江流走。

  ■尼爾基水利樞紐發電在即,作為嫩江乾流上唯一一座控制性水利樞紐工程,它的建成將給水土資源嚴重失衡的松嫩平原帶來福音,然而現有引嫩工程由於規模不足、老化失修等問題將使尼爾基水利樞紐的灌溉作用不能正常發揮

  ■經過三年的研究設計,我省已向國家水利部提交關於尼爾基水利樞紐配套項目黑龍江省引嫩擴建骨乾一期工程的可行性研究報告,目前該項目已通過水利部批准,待國家發改委立項後即可正式實施

  現狀:引嫩工程不堪重負『背靠』嫩江松嫩平原只能望水興嘆

  作為我省第一大平原,松嫩平原是我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和工業基地,但當地天然水系並不發達,基本沒有地表徑流;水資源貧乏且降水時空分布又極不均衡,因此這裡也成為我省水資源嚴重短缺和生態環境十分脆弱的地區。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拋開氣候、地質變化等因素不談,水利基礎工程薄弱,對地表水控制能力不足也是造成當地用水緊張和生態環境惡化的一個主要原因。長期以來,嫩江上游缺乏控制性水利工程,無法對松嫩流域的水資源進行有效調蓄;而人工修建的引水工程又沒有有效改變當地天然水系不發達的弊病,因此嫩江水也就不能真正浸潤到流域內的乾旱地區。

  劉加海告訴記者,為緩解松嫩平原的用水矛盾,改變當地缺少天然水系的局面,20世紀70年代,我省陸續修建了北部引嫩工程和中部引嫩工程。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現在這兩個工程規模偏小、老化、渠道淤積等現象日趨嚴重。

  據水利部門統計,1998年松嫩流域發生特大洪水後,原本引水能力就十分有限的北、中引引水流量進一步下降。實測資料顯示,2001年春季,北引的引水下降到每秒15.6立方米,而到了2003年春季,則因乾旱中斷引水20餘天。

  由於北、中引引水能力不足,當地不得不轉而依靠開采地下水來滿足工農業生產需要,長期超量開采導致大慶市形成面積超過5000平方公裡的地下水下降漏斗,巨大的地下水漏斗不僅嚴重破壞了當地地下水動態平衡,也成為引發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期盼:盡快發揮尼爾基效益 調蓄嫩江水配套設施仍待完善

  作為嫩江乾流上唯一的一座控制性工程,2001年,尼爾基水利樞紐工程正式破土動工。由於水庫的控制面積佔嫩江乾流面積的22.4%,控制水量佔嫩江多年平均徑流量45.7%,興利庫容達到59.68億立方米,因此尼爾基水庫建成後將對調蓄嫩江水量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7月16日,該水利樞紐工程即將正式發電,它標志著尼爾基水利樞紐將開始發揮其防洪、工農業供水、發電、航運等綜合效益。這對於渴水的松嫩平原來說無疑是一個喜訊。

  但是,尼爾基並不能解決所有問題。對於松嫩流域的廣大地區來說,能否迎來期盼已久的嫩江水,更關鍵的還要依靠配套引、輸水工程,而現有引嫩工程顯然無法承擔這一重任。

  根據規劃,尼爾基水利樞紐建成後,其灌溉供水范圍北起尼爾基水庫壩址,南到三岔河,分配給我省北引多年平均水量為17.98億立方米,中引多年平均水量為10.91億立方米,而根據北引、中引現在運行狀況,其在現狀工程條件下引水能力僅能增加到12.63億立方米,比尼爾基水庫建成前的引水能力只增加0.23億立方米。因此盡快發揮尼爾基水庫效益,對引嫩骨乾工程進行改擴建勢在必行。

  其實,尼爾基水利樞紐配套工程的建設早已受到了國家水利部和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關注。全程參加了配套工程設計的劉加海告訴記者,從2001年,尼爾基水利樞紐正式開工後,配套工程的設計就已經被提上日程。最初的設計以滿足農業灌溉為主。2002年,隨著國家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戰略的實施和建設節水型社會的要求,設計方案中又增加了為工業生產供水的內容。直到2003年,根據我省生態省建設的綱要,設計方案再次增加了滿足當地生態用水的內容。此後,60多名技術人員全力以赴,用一年多的時間終於完成了尼爾基水利樞紐配套項目黑龍江省引嫩擴建骨乾一期工程的可行性研究報告。

 預算:配套項目總投資近48億 引嫩骨乾擴建惠及10餘縣市

  根據可行性研究報告,尼爾基水利樞紐配套項目黑龍江省引嫩擴建骨乾工程主要包括北部引嫩擴建工程、中部引嫩擴建工程、八一運河擴建工程和南部引嫩工程。這將是引、蓄、提相結合綜合利用的大型引水輸水工程。規劃范圍包括北、中引控制范圍內的訥河、富裕、林甸、大慶市、齊齊哈爾市郊、明水、青岡、安達、依安、杜蒙、肇東等11個縣市和齊齊哈爾、綏化的2個農管局。

  『根據投資估算,尼爾基水利樞紐配套項目黑龍江省引嫩擴建骨乾一期工程總投資接近48億元人民幣。』劉加海告訴記者,一期工程位於松嫩平原的腹地、嫩江左岸的低平原區,主要是北、中引規劃區內。此外,為了達到穩定的供水能力,一期工程還將在規劃區內修建6個反調節水庫。劉加海告訴記者,這6個反調節水庫就相當於6個分布在松嫩平原上的儲水盆,它們的作用是在水量豐沛時儲水,在枯水期時放水。

  打開尼爾基水利樞紐配套項目黑龍江省引嫩擴建骨乾一期工程的示意圖,記者發現,從這張圖上看尼爾基水利樞紐工程更像是位於最上端的一個總閘,而配套項目則是以下游不遠處的北引渠首為起始點,呈扇形輻射了嫩江左岸的廣大地區。從圖上可以看到,工程北引供水區將向大慶、安達提供城市供水,並向總乾渠沿線的訥河、富裕、林甸、依安等市縣提供農牧業灌溉用水。而中引供水區的供水對象以大慶油田工業和總乾渠沿線的齊齊哈爾市郊、富裕、杜蒙等縣市農牧業為主,同時還將為九道溝濕地和紮龍濕地補水。

  『在整個規劃區內共有耕地510萬畝,目前,實際灌溉面積僅為96.53萬畝;此外,松嫩平原還是我省畜牧業生產加工基地,在規劃區內牧業發達,但受水資源的限制,區內的牧草、飼料以及草原還沒有實現灌溉;而生態環境脆弱更使松嫩低平原區前景堪懮,由於長期乾旱缺水、開發利用無序,當地地表植被退化、荒漠化加劇、地下水位快速下降,許多湖泊已經萎縮,甚至乾枯,尤其是區內的烏裕爾河、雙陽河更是經常斷流。這直接導致紮龍、九道溝等濕地缺水嚴重,面積萎縮。』劉加海說,『如果尼爾基水利樞紐配套項目能夠順利實施,那它將集城市供水、農業灌溉和改善生態環境等多目標為一體,將對改善松嫩低平原區水資源短缺和生態環境脆弱發揮積極的作用。』

責任編輯: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