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張左己:破解難題 示范共建 提高新農村建設水平
2006-07-13 19:39:04 來源:東北網  作者:焦明忠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張左己在海林調研時強調
大力推動 總結經驗 破解難題 示范共建
不斷提高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水平

  東北網13日訊(記者 焦明忠)  7月11日至13日,省委副書記、省長張左己到農墾牡丹江分局海林農場和海林市,就新農村建設和對俄經貿工作進行專題調研。張左己強調,要進一步加大新農村建設的推進力度,積極發揮農墾的示范帶動作用,充分調動廣大農民的積極性,認真總結經驗,不斷提高我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水平。

  夏日的龍江大地,一片蔥蘢景象。發展農業生產,促進農民增收,是新農村建設的重中之重。張左己十分關心當前農業生產情況。一到海林農場,張左己顧不上休息,直奔田間地頭,察看小麥、玉米、大豆、甜葉菊等農作物的長勢,了解應對異常氣候,加強田間管理,奪取農業豐收的情況。在海林農場第三管理區的小麥高產示范田,當得知通過選育高產品種,堅持標准化作業,采取創新種植模式等措施,使小麥平均畝產超千斤,連續三年創東北四省區春小麥最高單產時,張左己十分高興。他囑咐當地同志,要珍惜已取得的成果,認真總結經驗,不斷提高農業標准化作業水平。在大豆良種示范田,當看到雖連續15天滴雨未下,但大豆長勢依然良好時,張左己十分欣慰,並肯定了他們『搶農時、戰低溫』,積極克服不利氣候影響,強化田間管理,促進作物順利生長的作法。在萬畝甜葉菊產業化種植基地和甜菊糖?廠,張左己詳細了解了生產經營、企業改制等情況,並與企業聘請的韓國技術顧問親切交談。張左己對海林農場通過實施農業產業化,不僅實現了龍頭企業發展,而且促進了農民增收表示滿意。在聖澳合作牛場,張左己考察了奶牛飼養繁育及大型沼氣工程運行情況,充分肯定了農場通過『產權明晰、合作飼養、統一服務、核算到戶』實現機制創新,通過綜合利用發展循環經濟的作法,並要求農墾系統認真總結經驗,加以推廣。

  改善村容村貌,發展農村各項社會事業是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走進海林農場居民區,草坪、鮮花、雕塑隨處可見,整齊的街道,別致的住宅,令人耳目一新。張左己來到農場職工朱廣銀200餘平米的家裡做客,親切地與他嘮起了家常。朱廣銀告訴省長,他承包了1500畝農田,去年純收入超過10多萬元,張左己鼓勵他在繼續發展規模經營,不斷增加收入的同時,要進一步豐富生活內涵,提高生活質量。

  倉廩實而知禮節。農民富裕了,觀念轉變了,一些困難和矛盾就能迎刃而解。如何千方百計讓農民富裕起來,充分調動他們參與建設新農村的積極性,是張左己調研的一個重點。海林市海林鎮新合村是朝鮮族民族村,近年來,他們積極發揮對韓親緣和城邊優勢,做大做強勞務經濟和民俗特色產業,探索出一條富民興村之路。在新合村稻田養鴨基地和華海聯合收割機廠,當地負責同志介紹稻田養鴨技術是赴韓國打工的村民帶回來的,通過推廣這項技術,已經讓農民每畝地增加經濟效益2000餘元;華海聯合收割機廠的主要產品也是該廠負責人在韓國打工期間學到相關技術後回鄉創業的成果,如今產品已供不應求,有160多家訂貨單位在排隊等貨。張左己說,外出務工農民不僅要掙錢,還要通過學習多提高自己,在致富的同時,把先進技術、管理經驗帶回家鄉,讓更多的農民都富裕起來。張左己還饒有興致地參觀了朝鮮族民俗一條街,並走進居民家中,與鄉親們親切交談,了解他們的生產生活情況。依山傍水、景色宜人的橫道河鎮七裡地村通過發展生態旅游、特色養殖,由過去的貧困村一躍變為富裕村。張左己先後來到這個村的特色養殖戶和家庭旅館,與村民們親切交談。張左己囑咐省農村信用社的同志,要積極為村民發展特色養殖提供資金支持,並希望七裡地村充分利用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發展好旅游業。張左己強調,適宜開展旅游業的鄉村,地方政府要幫助做好規劃,村民們也要發揮主動性。要從實際出發,把改善住宅條件同建設家庭旅游賓館結合起來,辦好農家樂等服務業,不斷擴大經營規模,提高服務檔次。在住宅、基礎設施建設上,要與環境相協調,突出地域特色。適宜開展種植業、養殖業的鄉村,要切實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創建和諧、富裕的新農村。

  針對當前我省新農村建設工作,張左己強調,要繼續加大新農村建設的推進力度,確保全省新農村建設在今年有一個良好的開局。第一,各級政府要按照省委、省政府新農村建設總體要求,加大指導力度,幫建單位要動真情、出實招,切實發揮好各自的職能、作用。通過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把我省新農村建設推向一個新階段。第二,要在加大推進力度的同時,及時積累總結經驗。新農村建設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各地各部門要堅持從實際出發,積極探索、大膽實踐,認真總結在推進新農村建設過程中的成功經驗,善於發現典型,培養典型,讓典型更好地發揮示范作用,探索出一條符合我省實際的新農村建設路子。第三,要認真分析、研究在推進新農村建設過程中發現的新問題、新矛盾,采取切實有效措施加以解決。要克服等靠要、短期行為、政績工程等不良傾向,把握好政府主導與農民主體作用之間的關系。要尊重群眾的首創精神,充分保護和調動廣大群眾的參與新農村建設的積極性。要弘揚勤勉、自立、互助精神,著力培育新型農民。要堅持從農民群眾最關心、最迫切需要解決的水、能、路、教、醫、保等問題入手,真心實意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第四,要充分發揮農業生產現代化水平較高、管理規范的農墾企業的示范帶動作用,提高全省新農村建設水平。墾區要一手抓自身發展,一手抓示范帶動。兩手抓,雙過硬。農墾是我省新農村建設的一大特點和優勢,在新農村建設中,要讓農墾的潛力競相迸發,讓農墾的優勢充分湧流,讓農墾的成果、經驗遍地開花。要充分發揮自身在科技、人纔、職工素質、生產力和產業化水平高、基礎建設好等方面的優勢,積極做好規劃,盡快采取措施,加快發展壯大現代農業,為地方的新農村建設發揮示范帶動作用。同時,要通過進一步搞好場縣共建,全方位、寬領域、深層次帶動地方的新農村建設。地方也要積極主動地向墾區學習,加強合作。要抓緊研究推動場縣共建的有效措施,具備場縣共建條件的地方要盡快部署這項工作,力爭今年起步,明年取得實質性進展,並在全省推開,把場縣共建推向一個新階段。

  張左己要求各地在抓好新農村建設的同時,要針對當前實際加大防汛工作力度,確保大江大河和水庫安全度汛,特別要做好小流域和山洪易發地區的防洪工作。

  張左己十分關心牡丹江地區的對俄經貿工作。在海林國際木業城,張左己詳細了解的項目建設和企業運行情況,要求當地負責同志加大項目推進力度,抓緊招商引資,推動企業盡快入駐,不斷提高企業消化吸收國外先進技術再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提高對俄經貿工作水平。

  副省長申立國,省直有關部門、省農墾總局、牡丹江市主要負責同志陪同調研。

責任編輯:杜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