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名山無『名山』 送燈實無燈
2006-07-17 11:29:07 來源:東北網  作者:印蕾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駐守在名山鎮的邊防某部戰士沿黑龍江執行巡邏任務
駐守在名山鎮的邊防某部戰士沿黑龍江執行巡邏任務

  東北網7月17日電 北疆見聞:名山無『名山』,送燈實無燈

  記者 印蕾

  美麗的邊陲重鎮——名山鎮坐落在黑龍江畔,南通鶴崗、佳木斯兩市,北傍友好鄰邦俄羅斯,雖地處邊陲,還是吸引了很多國內外游客到此一游。趕往名山,讓『三千裡北疆話國防』采訪組成員最為驚喜的,是部隊乾事為我們講述的名山奇聞。

  趕往名山之前,我們把它想象成一個很好的風景區,想象著山之崔嵬峻秀。當名山真實的出現在眼前,纔發現這裡僅有一座百餘米的小山,且無名無姓。周圍沃野千裡、一馬平川,倒是開放的口岸,邊貿紅紅火火。此為奇聞之一:名山無『名山』。

  名山鎮不大,緊依黑龍江,更有江中『名山島』為之增色。『山不在高,臨江則名』。奔騰不息的黑龍江養育著一代又一代勤勞的人們,純朴的民俗流傳在民間。『十五送燈』就是一例。正月十五,家家門前紅燈一盞。更有趣的是夜幕降臨之後,這裡的人們引柴至江上,熟悉不熟悉的人們在江上圍成一圈又一圈,燃起篝火,翩翩起舞,慶賀著幸福的生活,也祝願著明天的日子更加紅火。熊熊的火焰在江上昇騰,遠望去似盞盞明燈閃亮。此為奇聞之二:送燈無燈。

  『纔飲長江水,又食武昌魚,萬裡長江橫渡』。毛主席當年賦詩橫渡長江的豪情壯舉,激起了邊陲人民的無限向往與對祖國疆土的無限熱愛。每年的七月十六,無論男女老幼,或並行、或群聚,皆匯於江岸,四方游客也聞名而至。『極目楚天舒』,追憶偉人為我們帶來的好日子,也借這一天,於秋收將至時節,休整一下,覽江勝而無渡(因江對岸即俄羅斯)。此奇聞之三:臨江不渡。

  名山地處祖國最東北,而改革開放之風並沒有因此而春風漸息。擁有開放的一級口岸,名山笑迎八方來客,一改往日以農業、漁業為主的經濟形式,第三產業迅速發展,旅游業日益昌盛,一年四季中外游客紛至踏來,絡繹不絕。此為奇聞之四:邊陲不偏。

  這座高不過百米的小山上,還坐落著邊防某部的名山哨所。國門哨兵們每日就在此執行觀察任務,守衛著祖國的每寸土地。窗外繽紛天地,窗內世界清清。夜幕降臨後,腳下的萬家燈火,一半是祖國,一半是鄰邦。寧靜與繁華,於此時協調的存在。此為奇聞之五:燈火國界。

 

責任編輯: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