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18日電題:『韓流』衝擊波爽了冰城人:從韓國周看開放的哈爾濱
韓國商品豐富市民生活
掏出三星手機打個電話,打開LG空調享受一下暑熱中的涼爽,吃一頓韓國料理,打開電視看看韓劇,窗外,街頭現代汽車飛馳而過……當越來越多的韓國產品進入冰城人的生活,身邊忽然冒出一家韓國企業,隔壁忽然變成操著『韓國味』漢語的鄰居,人們一定不會吃驚。
據哈爾濱韓國商會副會長朴東根介紹,在哈韓國企業有500多家,多以經營服裝、化妝品、餐飲為主。過去,韓國商人在哈經營多以小規模為主,有的找一些關系可靠的中國人做代理,試探性投資。近兩年,韓國商人直接投資的多起來,規模也開始擴大,出現了韓國商品的專營店、專營超市等。就像韓國影視偶像一樣,韓國商品也有不少的鍾情者。目前哈爾濱市場上韓國商品價格普遍偏高,但韓國商品精良的工藝和優異的質量令人信服。冰城人在方便地選購到實用、質量可靠的韓國商品時,也感受著韓國人認真的精神。
目前,黑龍江至少有50萬朝鮮族人居住。在中韓交往中,他們充當了橋梁和紐帶作用。
韓國投資者帶來資金和技術
據哈爾濱韓國商會副會長朴東根介紹,兩屆『韓國周』,參與的韓企在變化。去年多以中小型制造業、銷售業為主;今年,新技術開發、新商品開發的企業增多。韓國企業的到來,為冰城提供了老工業基地改造所需的資金和技術。據韓國產業銀行的調查資料顯示,至2005年底,韓商在哈投資累計達6.6億美元,韓國已經成為黑龍江的第三大投資國。
韓商並不認為中國是韓國本土之外的『另一個市場』,在他們看來,中國東部沿海地域正是韓國本土市場的自然『延伸』。以出口為主的韓國經濟,本身就不是一個『大而全』型的經濟,尤其在遭遇金融危機之後,韓國經濟正面臨著產業結構的大調整,需要走出去尋找新的資源優勢獲得進一步發展。從目前來看,在國內韓資集中度高的地區,兩國之間的產業融合與調整正向縱深發展。
哈爾濱有著廣大的農村,縣域經濟佔很大比重。目前,投資和拉動不足成為哈爾濱都市圈和縣域經濟發展的瓶頸。哈爾濱與韓國企業合作可以有效地破解這一難題。在不久前結束的『韓國周』上,韓國中小企業的投資,呈現向資源開發型產業、勞動密集型產業和為中心城區主導產業配套服務的產業上傾斜,合作領域涉及綠色食品加工、建材加工、木材加工和特色產品加工等。前來參加活動的韓國前國務總理、新村運動中央會會長李壽成專門就韓國新村運動情況做了專題演講。黑龍江省省長張左己在會見李壽成時表示,韓國新村運動的很多成功經驗值得黑龍江省學習借鑒。
文化交流助推經貿往來
隨著『韓國周』的舉辦,中韓雙方的文化交往日益增多,不僅豐富了市民的生活,更對經濟合作向縱深發展提供了助推器。目前,哈爾濱已經與韓國富川市結為友好城市,『韓國周』期間,來自富川的藝術家們表演了專場文藝演出,讓哈爾濱市民坐在家門口就欣賞了原汁原味的韓國藝術。雙方藝術家的作品展分別在兩國同時舉行。
據了解,在『韓國周』期間,哈爾濱市旅游局共接待了來自韓國11家旅行社的企業代表。經過協商,韓國BIE航空旅行社與我省一家旅行社簽訂了從7月16日開始每周組織兩架包機,運送大約360名韓國游客到哈爾濱和牡丹江旅游的協議。韓國旅游企業代表表示,哈爾濱的冰燈在韓國影響很大,韓國人對滑雪旅游特別關注。據哈市旅游部門測算,今年夏季和冬季,哈市接待的韓國游客數量將會增長5至8倍。韓國旅游者的到來,不僅能夠拉動消費,而且通過這種文化的交往,會使兩國的人民互相了解,對經濟上的合作將產生深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