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18日電 據統計,哈爾濱市現有地下水井近600口,其中200餘口是在2005年11月松花江水污染事件發生時應急所打,這些水井在應對這次突發事件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如今,危機已經過去,地下水資源的保護問題卻日漸凸現出來。日前,有群眾通過『行風熱線』反映,應該加大對地下水資源保護,加強對偷打地下水井行為的打擊力度。
應急水井亟待封填
2005年11月,水污染事件發生時,為保證哈爾濱市正常的生產生活用水,市水務部門連夜審批,晝夜打井,四五天內共打井200餘眼,加上市區原有的386眼井同時向社會開放,每天向全市供水44萬噸。這對於日生活需水量六七十萬噸的哈爾濱市來說,地下水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據哈爾濱市水務局副局長趙清禮介紹,原本在水污染事件過去後,哈爾濱市就准備對這些地下水井進行封停或回填,但考慮到開春松花江有可能面臨二次污染,所以一直等今年春天國家公布松花江沒有二次污染後,哈爾濱纔開始采取實質行動。趙清禮告訴記者,實際上從去年恢復供水後,這些應急水井便不再允許取水。
哈市水資源辦公室有關人員說,今年2月,市裡下發了《關於清理市區應急地下供水井的通告》,要求在水污染停止供水期間,未依法辦理審批手續而開鑿應急水井的單位或個人辦理登記手續;應急水井經檢查水質未達到國家標准,或水井開鑿在地下水水質嚴重污染地區的責令限期封停或回填。目前,這項工作仍在進行中。
據了解,在哈爾濱市水資源管理部門成立前,全市地下水開采處於無序管理狀態,造成市區范圍內形成380平方公裡的地下漏斗區。近幾年來,經過有效管理,地下水開采量已由過去的33萬立方米/日,減少到12.1萬立方米/日,控制在地下水日允許開采量22萬立方米的范圍內,基本實現了采補平衡。地下水水位恢復較快,局部地區回昇幅度達到1米以上。目前,地下漏斗區已減少到200平方公裡。
偷打水井屢禁難止
『這幾年,哈市地下水資源保護取得的成效是顯著的,但管理上的難度也是存在的。』趙清禮說,由於利益的驅使,有些單位和個人偷打地下水井現象仍很嚴重,每年水資源管理部門都要查處近百起比較大的竊水事件。有的查起來比較困難,因為水井往往一夜就打完了,當執法人員到現場查處時,就剩下一個井口,且被藏得很隱蔽。一次,執法人員檢查了20次纔找到井口。
趙清禮認為,人們對水資源保護的認識程度不夠、科技節水技術推廣率低,也是地下水開采過度的一個原因。目前哈市上中水的單位只有11家,居民區中水使用仍是空白。同時,應該進一步健全法制,將違法開采地下水、盜竊國家水資源等水事案件從以往行政處罰層面,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有關規定,上昇到刑事處罰層面予以管理,凡盜竊國家水資源達到一定數額的,應對其以『盜竊公私財物罪』論處。因此,在廣大市民中形成違法用水、浪費用水就是盜竊犯罪的輿論氛圍和法治環境,也是今後要進一步努力營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