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19日電 日前,記者從有關部門獲悉,上半年,我省轉移農村勞動力406萬人,同比增長12.5%,實現勞務收入110億元,同比增長52%。勞務收入大幅度增加主要得益於對農民的技術培訓、龍江勞動力品牌的塑造及反季節輸出。
我省今年富餘農村勞動力近510萬人。全省各地市通過各種形式對農民進行培訓以增加農民外出就業。哈爾濱市賓縣把海爾集團的技師請來,按照企業所需要的技術工種進行培訓,今年已有110人合格走進『海爾』。先簽合同後培訓,訂單培訓讓掌握技能的農民青年心裡更有譜。今年1月份,肇源縣86名農村青年懷揣訂單,學成焊接和熱控技藝,奔赴哈爾濱,成為省火電一、三公司的合同工人。
在增強農民技能的同時,省勞轉辦還積極打造龍江勞動力品牌,積極地將龍江的勞動力向國內外輸送。在今年『哈洽會』上,我省加大了向俄、日、韓等周邊國家勞務推介。目前,『龍哥龍妹』在國內外勞務市場上十分搶手,其工資標准和相關待遇正因品牌知名度和信譽度的提昇而不斷提高。元旦和春節期間,全國各地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各地出現『民工荒』。我省抓住時機組織實施了農村勞動力反季節輸出。共向省內外各大中城市輸出『龍哥龍妹』14萬餘人,到江蘇、青島、北京、天津等地從事電工電子、服裝縫紉等工作,搶佔了大中城市的勞務市場。
據省勞轉辦有關負責人介紹,近幾年,我省不斷加強對轉移勞動力進行機電、焊接、數控機床等技術含量高的技能培訓。通過培訓,提高了就業人員的素質,也提高了就業質量。改變了從前以保安、保姆等簡單工作為主的就業形式,減少了二次就業,使農民外出務工的穩定性大大加強。勞務收入也因就業質量的提昇而大幅增加,月工資比幾年前增加了200至400元,達到月平均1500元左右。今後農村勞動力轉移除繼續加強技術培訓外,還將加強提高農民工維權工作,保護農民工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