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走過那四十六道彎
2006-07-19 06:23:30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史詠 劉延濤 劉姝緩 高長利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喂,是陸哨長嗎?我是司機陳永柒,明天上山送水,你們需要什麼?稍等,我記一下:豬肉10斤、青魚10斤、洗發水2瓶……』每次給邊防某部保興山哨所送水,四級士官陳永柒都要事先跟哨所通個電話,看看山上的官兵要捎帶什麼東西。

  保興山哨所位於界山頂峰,因山勢險峻,從建哨的那天起,一代代哨所官兵就經受著缺水的煎熬,用水一直靠山下連隊派人往上送。也許是巧合,在家排行老七的陳永柒,來到連隊後當上了保興山哨所的第七代送水兵。

  從連隊到哨所只有一條沙石鋪就的盤山路,39公裡長的山路有46道彎,最多的一段百米長的路竟有8道彎,有幾處路面的傾斜角度超過了30度。因為彎多坡陡,當年有兩名送水的戰士就倒在了這條路上。從此,送水戰士只要經過這裡,就會鳴笛致敬。

  

  6個年頭 800多趟山路

  雖然山路艱險,可陳永柒一送就是6年多。800多趟山路的往返,陳永柒練就了一身過硬的駕駛技術。哪個彎道要收油、哪段陡坡該換擋,他早已熟記於心。正是憑著這份嫻熟和謹慎,陳永柒成了這段邊防線上為數不多的四級士官。

  水車在崎嶇陡峭的山路上緩緩前行,一路的顛簸過後,水車喘著粗氣爬上了山頂。哨所官兵聽見熟悉的汽車喇叭聲,紛紛跑出來迎接陳永柒。

  獨立於山巔的保興山哨所,宛如海中的小島,偏遠和寂寞是常人難以想像的。陳永柒的到來,給大家帶來的不僅僅是生活必需的柴米油鹽,還有一份份歡樂。每次水車上來,戰士們都要把山上大大小小的容器裝得滿滿的。

  該哨二級士官楊立林說,哨所有一個水箱,蓄水量在兩噸左右,還有20個小桶,能存兩到三噸水。這五噸水,能用10天左右。團裡體諒戰士,給哨所配備的淋浴器。可為了節約水,官兵們一直捨不得用。每次上山,陳永柒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催大家先洗個熱水澡。看著陳永柒疲憊的樣子,大家心裡不忍。但陳永柒每次都說,『你們不用擔心,如果沒水就打個電話,我馬上給你們送上來。』

  

   汩汩清水將流淌哨所

  夏日的微風吹拂著群山綠樹,小興安嶺上的各色花兒奼紫嫣紅。為了解決哨所官兵的生活用水問題,各級領導想了不少辦法。幾年來,部隊派出的工程隊一直在為哨所打井,可因為山高石頭硬,施工進展較慢,第一年打了70多米,第二年打了150多米,第三年打了200多米,直到去年年底總算有了眉目,預計不久就能接上管線,哨所官兵就可以用上井水了。

  按照部隊計劃,陳永柒將告別陪伴他多年的送水車,哨所的送水兵也將成為歷史的一頁,永遠留在部隊建設的史冊裡,留在哨所建設的佳話中。正是有了一代代送水兵的無私奉獻,纔有了界山上巍峨聳立的哨所。

責任編輯:岳同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