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19日電 經歷了三次高考後,年僅15歲的徐帥今年圓了大學夢。高中三年的課程大半靠在家自學,這樣的經歷在很多人眼裡有些『另類』,但在父親徐廣惠的『教育方程式』中,這無疑是在徐帥9年的學習生涯中畫上了一個等號。
在剛剛得知徐帥以658分的成績被哈工大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錄取後,一直自信的徐廣惠更加肯定了自己的想法,也讓他更加坦然地面對身邊的一切非議。因為徐帥說:我喜歡這樣的生活。采訪中,記者面前的父子二人默契、滿足又自信,對話中,透露著一種收獲的喜悅。
三次上考場———最『無奈』的選擇
徐廣惠畢業於師范學校,在親戚朋友眼中,應該是一個規規矩矩安排自己孩子的人,但他卻恰恰選擇了另一種方式。從上小學起,徐帥就一路『馬不停蹄』———比正常孩子早上一年學,小學上了四年,初中上了三年,當他進入高中時,足足比同學們小了3歲。
『所有人都說我在「拔苗助長」,其實我就是為了讓孩子在應試教育中獲得最好的結果。』徐廣惠說,前兩次考試他為孩子報考了中科大的少年班,但自己絲毫沒有給孩子施加壓力,只是讓他去考場上『練練兵』。兒子的經歷和錄取結果也驗證了徐廣惠這個理由,徐帥說,有了前兩次經驗,今年自己在考試時很輕松,沒有一點兒緊張。
少年大學生———最自豪的『設計』
許多人都說,徐廣惠這樣的做法剝奪了孩子許多的快樂和應有的生活。徐廣惠認為,自己為孩子設計的每一步,都是在看到孩子身上還有許多可以挖掘的潛力,而且每一個決定都是被孩子和孩子母親認同的,雖然身邊有些人不理解。
采訪中,徐帥不時流露出一種超出年齡的成熟。雖然高中大部分學習全是在家裡完成,但他還是很喜歡在學校裡和同學在一起探討問題、參加課外活動時的氛圍。面對即將開始的大學生活,徐帥像所有孩子一樣,充滿了興趣和向往。
談起兒子的這一切,徐廣惠充滿自豪。在他眼中,這9年裡兒子所走的每一步,都驗證了自己的決定。
與同學相處———最牽掛的小事
徐帥是哈市第73中的考生,但他真正在這所學校學習的時間不足50天。高中三年,徐帥也只上了一年多,大部分時間是在家裡自學。該怎樣與大自己三四歲的同學相處,成了徐廣惠最牽掛的事,但在徐帥那裡,這根本就是一件小事。徐帥喜歡看足球,喜歡聽歌,周傑倫、林俊傑的歌都是他喜歡的,他的理想是當一名科學家,這些,都與他的同學沒有什麼區別。
徐廣惠說,一年多以前,兒子還經常和自己有爭執,他總能感到兒子想和同學靠近,又覺得差距很大。但現在,這種距離已經越來越小,他也能明顯感覺到兒子的成熟。
現在,大學的學習和生活在徐帥和父親眼中都好像一個新的挑戰,父子二人也依舊是信心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