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21日電 題:地煤產業的『裂變』--沈陽煤業進軍雞西啟示錄
數億資金湧入,頂級設備投放井下,技術改造快速昇級,政府財政增收……短短一年多時間,雞西地煤產業發生了令人驚異的『裂變』。
這一切,源於雞西攜手沈煤集團,共謀發展大計。
沈陽煤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是國家煤炭行業標杆企業,年產原煤1000萬噸,副業涉足水泥、石膏、電廠、煤化工等行業。2005年工業產值42億元,贏利3億元。采用現代化生產、機械化開采,高標准安全投入,建設高產高效礦井。管理上,銷售、采購、財務高度集中。
受資源匱乏困擾,近年沈煤集團積極尋找合作伙伴。雞西市政府聞汛,拋出『紅繡球』。看雞西煤炭資源豐富,開采成本低,生產條件和接續條件好,沈煤集團動心了。
2004年末,雞西市到沈煤集團考察。采煤設備國內頂級,經營管理行業一流,所見所聞讓大家無不嘆服,在煤炭行業摸爬滾打了30多年的雞西市副市長徐振林也眼前一亮。就此,雞西堅定了引進沈煤集團的決心。
雞西心誠,沈煤意實,雙方的合作順利,高效展開。
雞東煤礦有職工5000多人,其中下崗人員1800人,工傷、殘人員900人,離退休人員1300人。近年資不抵債,累計拖欠72個月工資。省、市兩級政府拿巨資補貼、改造,但企業積重難返,苦無出路。
2005年初,沈煤集團雞西盛隆礦業有限責任公司成立,以2.44億元全資並購了該礦,隨即投入7000多萬元,全面改造、昇級煤礦8大系統。分10年,每年拿出500萬元保障工傷、殘人員生活, 8000多萬元陳欠工資也一次性補齊,原在崗人員全部接收。
雞東煤礦設計生產能力70萬噸,實際產量40萬噸。經改造,今年將達115萬噸,50萬噸洗煤廠也已竣工,以該礦機電科為基礎,組建了機械制造總廠,今年預期產值為5000萬元。
該礦7號煤層最難開采。雞東煤礦一位老工程師『叫板』:『你們要能開采成功,我倒著走出雞東礦。』結果,沈煤集團采用先進的開采工藝和支護方式,月單產由原來的6000多噸迅速增至2萬噸。什麼叫現代化采煤?礦工們徹底懂了。
一年來,沈煤集團又相繼租賃了鹼場礦、滴道河煤礦鑫山井。鹼場礦多年處於停產、半停產狀態,經改造後將於今年『七一』出煤。今年3月,沈煤集團以2200萬元收購了鹼場礦新曙光煤電廠。原隸屬於雞西北鋼公司的新城煤礦,生產能力萎縮了20萬噸。沈煤集團控股改造後,今年產量有望達到120萬噸。
從前,這些礦井沒有固定的瓦斯抽放系統,現在都已實現標准化、正規化,安全生產水平大大提高。
立足長遠發展,沈煤集團將總部1/4的專業人員、共計410人派駐雞西。今年,盛隆公司將全員培訓、經營管理登上新臺階列為『一號』工程。
2004年,雞東礦上繳稅收40多萬元。2005年,上繳稅收800萬元,新企業初見曙光。問起投資效益,沈煤集團雞西盛隆公司總經理張亮告訴記者: 『以雞東煤礦為例,3年就能收回投資。』
如今,盛隆公司有職工9300人,主力生產礦井5個、小型礦井1個,可采儲量2億噸。瞄准『打造龍江一流煤炭企業』這一目標,今年計劃生產原煤400萬噸,銷售收入7億元,上繳國稅1億元,地方財政從中受益6000萬元。2010年產量1000萬噸,僅上繳國稅就可達2.5億元。
引進沈煤集團,雞西地煤產業春風拂面。徐振林告訴記者,雞西地煤企業管理粗放落後,投入嚴重不足,礦井基礎薄弱。作為示范戶和『領頭羊』,沈煤集團直接投入超過6億元,帶來的新的生產模式和管理理念,引領雞西地方煤炭產量、工程設備質量、礦井抗災能力跨越式提昇,同時促進了雞西社會穩定和財政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