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過多『假面』 花了城市臉——訪北京建工學院張路峰博士
2006-07-23 06:05:55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劉澤寧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7月23日電 哈爾濱曾經是一座有著濃郁異國風情的北方名城。然而近幾十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城市開發建設的昇溫,大量的歷史建築從城市的版圖中消失了,很多歷史建築的老照片今天都變成了『遺像』。

  改造不能丟了特色

  北京建築工程學院的張路峰博士,曾在哈爾濱生活了整整20年,1999年纔離開哈爾濱。此次再回哈爾濱,張路峰感覺到,隨著老建築的減少和新建築的增加,哈爾濱城市風貌越來越缺乏特色。張路峰說,缺乏特色的城市改造弊病在很多城市都存在,與北京每棟建築上建個小亭子的做法不同,哈爾濱采用的是『化妝術』,試圖通過『整容』來挽回逝去的風韻,哈爾濱正上演著一場城市建築的『假面舞會』。

  在參觀了剛剛改造完的太陽島後,張路峰十分惋惜地說,如今的太陽島太過於人工雕琢,已完全變成了一個僅供游客旅游觀光的主題公園,少了以往小橋流水、露天野炊、岸邊垂釣的野趣。

  整容不當就是毀容

  有著百年歷史的果戈裡大街是哈爾濱市中心的一條主要商業街,著名的秋林公司就坐落在這條大街上。這些歷史的印記,一直深藏在張路峰的記憶裡。張路峰說,20幾年前的哈爾濱,俄羅斯的、英國的、日本的建築風格在這裡還都能找得到。雖然果戈裡大街的建築風格多樣,建築形態各異,甚至有些雜亂,但卻忠實地記錄了哈爾濱各個時代的發展與變遷。然而在短短幾個月時間裡,這條街被徹底地『整治』了一番,所有建築的沿街立面都被『化了妝』、『整了形』,統一成了歐式風格,變成『俄羅斯風情一條街』。

  張路峰認為城市像這樣被『整容』是很危險的,完全違背了歷史的連續性。他做了一個形象的比喻,把一個城市的一條街道的建築統一改造成一個模樣,就像是人的整容一樣,整容不當就是毀容。

  城市設計只簡單地從概念出發,只注重表面的形象和效果,要麼克隆國外的建築,要麼提倡復古,表面看起來樓高了、現代了,而實際上是越來越缺少文化底蘊。千樓一面,特色盡失。

  改造城市要有自信

  張路峰說,城市發展在每個歷史階段都有其自身的目標和要解決的問題,像哈爾濱這座有著沈甸甸歷史記憶的城市,其發展根本不需要主題,需要的是自信,需要的是續寫新的篇章,而不是改寫前人的手稿。

  如果我們的城市規劃工作總是像『橡皮擦』那樣,後一個模仿前一個,那麼這座城市永遠會是一個沒有歷史厚度的城市,是一座『假面城市』。

  哈爾濱這座城市不再需要追求什麼『東方小巴黎』風格,因為城市的風格和人的性格一樣是內在品質,不是憑『化妝術』捏造出來的,也不是用『歐陸風情』能概括得了的,需要的是挖掘利用城市自身的優勢資源,加強對城市地域性建築特征的研究,重新建立自己的文化自信。

  對於哈爾濱那些尚未改造的城市老建築,要盡量搶救和保護,再不可千篇一律地對其進行改造了。

責任編輯:張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