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23日電 近日,哈市一些細心的市民發現,『南極市場』改名了。『哈爾濱市南極小食品批發市場』的牌子被『南極商貿城』取代。有關人士認為,近幾年『南極』一直不景氣,此次『南極』欲借改名來重拾昔日輝煌,但能否實現還需要多方努力。曾經的『批發商』
『想當年,風光無限;看今朝,客少人稀。』這恐怕是南極小食品批發市場最真實的寫照了。
近日,記者在該市場一樓看到,多數業主都在攤前張望著,購買貨物的人非常稀少。而且,10餘個攤床拉下了門簾,部分門簾張貼著招租廣告。
『1989年左右,我在哈爾濱市道外區延爽街賣糖果,後來哈爾濱市政府倡導「退路進廳」,我們搬進了「南極」。那些年,每天都能賣出兩千元左右,逢年過節,每天銷售額至少上萬元。賺的錢除了用來供養家裡四個老人和兩個上學的孩子外,還有許多積蓄。』回憶起當年的『南極市場』,業主王女士充滿了無限留戀。
來自浙江的何根元女士告訴記者,她以前在浙江做瓜子批發生意,後來聽說哈爾濱南極小食品批發市場生意非常好,1999年她與幾個浙江老鄉到『南極市場』經營瓜子。那時來自浙江的老鄉有30多人在這裡賣瓜子,每天都能賣個千把斤。說起現在的經營狀況,何根元非常無奈。她說,現在與當年大相徑庭,現在只剩下不足10個浙江老鄉在這裡經營瓜子,其他的老鄉紛紛轉項。何女士翻開銷售記錄告訴記者,6月26日一上午只賣了10斤瓜子,進賬24元。
說起南極小食品批發市場,當年曾經參與組建的哈爾濱市工商局道外分局南極工商管理所原所長王成江感慨萬分。他說,17年前,哈爾濱市道外區延爽街8戶賣糖人發展起來的60多戶小食品攤位集體搬遷『南極市場』,掀開了哈爾濱市食品批發市場的新篇章。南極小食品批發市場發展很快,由於經營靈活,品種齊全,吸引了大量哈市周邊區域和外縣的批發商,遠近聞名。
王成江告訴記者,市場內原有二層營業廳3000多攤位批售小食品、小百貨、輕工類商品等,目前攤位急劇衰退至1000多個,而且主力大戶多已退出。
倉買繞道進貨
『有實力的倉買早在幾年前就開始從廠家直接進貨了,不再繞「南極市場」這道彎。』王成江說。
創信(哈爾濱)市場研究有限公司總經理張飛告訴記者,他曾經對『南極市場』進行過調查。調查發現,『南極市場』80%的產品來自食品生產企業設在黑龍江的總代理,或是來自一些小作坊食品廠的低端產品。『南極市場』成了二級經銷商。
目前,我國逐步規范了食品生產企業,一些小食品企業開始整合,逐漸形成品牌,並在哈爾濱地區設立總代理。這些總代理直接向超市、倉買等零售商店供貨。
張飛說,超市、倉買直接從總代理進貨,可以大幅減少中間環節的交易費用,倉買業主一個電話就可以送貨上門,業主不用背著大包到批發市場進貨了。因此,『南極市場』陳舊的經營模式不再吸引超市、倉買的業主。
大超市搶了市場
『以前,每到周末我都背著三角兜到「南極」置辦一些貨物。而現在,我坐上購物班車直接到大超市裡買,價格與批發市場價格差不多,質量還放心。』哈爾濱市市民王潔女士的這番話或許代表了許多市民的想法。
『我們現在針對市民的零售額幾乎為零。』『南極市場』一位業主無奈地告訴記者。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目前,大超市遍地開花,這些超市直接從廠家進貨,零售價格與批發價格相差無幾。而且,現在居民的消費心理也發生了變化,大超市舒適的購物環境、讓人信得過的質量吸引了大量市民,因此到『南極市場』購物的市民大幅減少。
從哈爾濱市商務局對哈市部分批發企業銷售監測情況來看,今年1至5月份批發企業累計銷售額為5.8億元,同比下降21.3%。
假冒偽劣砸了牌子
『南極市場』淪落到現在的地步,與其產品質量有直接關系,它一度成了執法部門打擊假冒偽劣的重點。幾乎每次執法部門到這裡檢查都會查出假貨,而到這裡檢查,執法人員最為常見的場景是,執法人員剛剛到來,各個店鋪的業主就會以最快的速度關門,躲避檢查。
隨著『南極市場』效益的逐年下滑,『南極市場』的內部競爭日益激烈。一位業戶告訴記者,我們也不想賣假冒偽劣產品,但競爭實在太激烈了,比如瓜子,同一『品牌』、同一外包裝、不同產地的就好幾十種。因此,只能賣一些小廠子的產品纔能降下來價格,吸引客戶。
引知名廠商 樹自身形象
『今年5月份,「南極市場」已經更名為南極商貿城,經營方向將由小攤位式向品牌化轉變。『南極市場』的上級單位——哈爾濱大眾肉聯集團的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這位工作人員表示,目前,『南極市場』共有業戶1300多戶,經營方式還是傳統的檔口。隨著小食品市場的成熟,這種經營方式已不適應市場,銷售額逐年下滑,導致部分業主撤出。為了招商,只好把部分攤位半價出租。
目前,公司正在積極籌措,組建市場專業管理團隊,改變這種經營模式,對市場進行全面改造,吸引一些知名品牌食品廠家進駐,改變『南極市場』的形象。改造的同時,還將建設一個專業的物流中心,降低業主經營成本。
轉型成必然 提質是出路
『轉型已成必然,如果不及時轉型,「南極市場」必將被淘汰。』哈爾濱商業大學教授周游說。周游表示,作為『南極』的管理者應該清楚,轉型只是一種形式,最重要的是提高『南極』的品質。『南極』出現現在的窘境,是劣質小食品砸了『南極』的牌子。隨著市民消費水平的提高,消費心理已發生明顯變化,對產品的需求不僅僅是為了滿足生活的基本需要,消費者更加注重產品的質量、購物環境和品牌。周游說,『南極』目前唯一的出路就是要從根本上提高產品質量,只有這樣纔能有品味,最後重塑品牌,在激烈競爭的市場上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