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哈爾濱市2006年庭院建設系列報道上--庭院如何建設百姓意見為先
2006-07-27 15:02:57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金鑫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7月27日電 今年的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工作中,特別是居民庭院建設中,群眾的意見得到極其充分的重視:樹在哪兒種,亭在哪兒建,社區居民說了算。今年政府為市民建設改造每一處庭院和廣場時,都認真聽取市民的意見。

  『百姓聽證會』———

  助政府決策更親民

  在庭院建設改造開始之前,必須先在社區開『百姓聽證會』。否則花再多的錢,居民不買賬,庭院還是沒有建設改造好。這是市環境綜合整治辦公室工作人員的共識。

  於是,今年庭院建設中每一個休閑廣場的規劃設計圖都在社區公示,充分征求群眾意見,並召開居民論證會,根據居民的意見幾易其稿,群眾不滿意的,堅決推倒重來。在道裡區建河社區精品庭院建設改造中,2000多平方米的庭院設計多次聽取居民意見,讓居民出點子,反復修改了10多次。這一切,都讓市民實實在在地感受到政府的『以人為本,民意優先』的執政原則。

  居民的點子———

  設計者靈感的源泉

  在今年的庭院建設改造中,設計者也走進了居民中間,聆聽居民的點子和創意。甚至建小孩子玩沙子的小沙池都要聽聽孩子們的想法。

  由於設計者們把居民提出的想法都考慮進去,今年建設改造的庭院中特色庭院層出不窮。在建河社區,每個居民大院都有自己的特色,僅從石凳、石椅的形狀就能知道是幾號大院。原本設計的方案為外進草籽種植草坪,但社區裡的幾位護綠老人幾年來一直義務為社區居民種花種草,每年他們都收集一批花種准備第二年用,社區居民一致要求建設改造的庭院還要種老人們自己收集的花籽。為此,市整治辦尊重群眾意見重新調整規劃方案,建設改造後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山東大院』原設計方案有兩個緩坡,使庭院顯得高低錯落。但居民們說:『這裡曾經埋葬過「闖關東」來的「老山東」,我們不願意再在院裡弄什麼坡呀包呀的。』於是,設計者取消了緩坡。

  市環境綜合整治辦的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年的庭院建設改造中,幾乎所有的設計方案都根據市民的意見改動過。

  更注重實用———

  不單純追求視覺效果

  為單純追求視覺效果,傳統的廣場綠化設計是外圍四周為高大喬木,內部為低矮灌木和草坪。但細心的百姓會發現,今年建在社區裡的廣場,都改變了這種設計模式。設計者打破傳統布局,為的就是不影響居民的采光,讓百姓能見綠,更能見光。

  調整後的方案,讓許多市民感受到政府的悉心關懷。設計人員告訴記者,盡管20個社區休閑健身廣場和300個庭院的規劃設計方案都數易其稿,但多付出的那份辛勞含金量更高,因為百姓們很滿意。

  住在中醫街的劉大爺說:『今年政府建設改造的這庭院,不光好看,還挺實用!』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