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31日電 在通河縣的每一個村屯,都有一塊醒目的廉潔文化宣傳欄,書寫著廉政妙語、廉政警句和廉潔故事,使村民們時時感受著倡廉崇潔的氣氛。
用活動凝聚農民,營造廉潔文化氛圍
通河縣通過開展適合農村、農民的多種文化活動,開展廉潔文化建設,推動鄉村文明風氣的形成。該縣把廉政文化建設同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有機結合起來,組織開展了爭創文明鄉鎮、文明生態村、五好家庭、十星級文明戶和創辦『愛心超市』等活動,各村開展了廉政宣傳員、法制宣傳員、民風宣傳員評比創建活動,積極培育、發展農村廉政文化,營造了倡廉頌廉的良好風尚。新安村建立談心室,組織黨員開展『廉政文化進我村,我們該乾些什麼』、『我們與廉政要求有什麼差距』等主題活動,使每名黨員認識到開展廉政文化建設的重要意義,自覺爭做廉政文化建設的楷模。
用文藝吸引農民,大力宣傳反腐倡廉
通河縣紀委成立了反腐倡廉宣傳隊,先後以『黨紀在我心中』和『用身邊的先進人物事跡來教育和鼓舞身邊的人』為主題,在全縣8個鄉鎮進行巡回演講,觀眾達2萬餘人次,深受農村黨員、群眾的歡迎和好評,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創作了反腐倡廉話劇《康莊春暉》,以全縣黨風廉政建設先進個人蘇煥明事跡為題材,表現了一名『村官』扶貧濟困,領導全體村民科技致富的感人事跡,巡回演出10場,場場爆滿,觀眾達3000餘人次,使農村黨員乾部受到了一次深刻的廉政勤政意識教育。
目前,全縣已組建31支村級廉政文化宣傳隊。農閑時宣傳隊員采用集中宣傳的辦法,通過自編自演歌舞、相聲、小品、二人轉、表演唱等形式宣傳黨的反腐倡廉方針、政策、重大部署、堅定決心和重要成果;農忙時則采取入戶宣傳的辦法,送廉政知識傳單,解答村民對廉政建設方面的疑惑問題,使村民更好地了解政策、掌握情況。在鄉村廣播站開設『廉政知識問答』專欄,向廣大農民宣傳黨紀條規和國家法律法規知識,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宣傳車走村串戶宣傳,使黨紀條規做到家喻戶曉。他們選取自己創作的『反腐倡廉書畫、攝影作品展』48件獲獎作品在各鄉鎮進行巡回展出,觀眾近1萬餘人。廣大黨員群眾觀看後認為針砭時弊,發人深省,具有很強的教育意義。
以『保廉』督促村官,提高乾部服務水平
通河縣采取集中培訓、觀看電教片和分村學習等辦法,組織『村官』學習黨紀條規,明確是非界限,增強廉潔自律意識,守牢廉政底線。
該縣在村乾部中開展了征集廉政妙語活動,近百名村官通過廉政妙語表示要知榮明恥、勤政愛民,做服務農民的表率。柞樹村在廉政文化建設中,紮實開展了『創聯幫』活動,全村16名黨員乾部和16戶科技致富大戶包扶了16戶貧困戶,為他們排懮解難,指導生產,使其中的14戶實現了脫貧。隨著廉政教育的深入開展,『村官』守廉意識和村民監督意識明顯增強,在去年8個村扶貧開發整村推進工作中,投入資金1700餘萬元,修建白色路面16條,上打井、橋涵、衛生所、學校等項目100餘個,未發生一起違法違紀案件,為促進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提供了紮實、有力的政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