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在第四屆全國特奧會男子100米第二組決賽中,黑龍江省一隊隊員段曉春以15秒36的成績奪得本屆特奧會首枚金牌。新華社記者崔峰攝
7月30日,國家體育總局局長劉鵬(前右二)、中國殘疾人聯合會主席鄧朴方(前左二)與段曉春(後左二)等獲獎運動員合影。新華社記者李勇攝
新華網黑龍江頻道7月30日電 沒有獨特的慶祝動作,但卻依然是場上的焦點,站在領獎臺上的第四屆全國特奧會首枚金牌獲得者段曉春把玩著手中的金牌,甚至忘了從國家體育總局局長劉鵬手中接過鮮花。面對賽後記者近20分鍾"獲得金牌高興嗎"的苦苦追問,他的回答卻是"我把高興憋在心裡不說!" 為何會有這樣的答案?記者采訪了曉春的教練徐景忠,了解到首金背後的愛心接力故事。
『他們站到賽場上就戰勝了自己』
"孩子心裡著急說不出來,其實他心裡高興著吶!"徐景忠告訴記者,曉春是七臺河市特殊教育學校的學生,面對這麼多記者的采訪,17歲的他還有些緊張。果然,當記者們漸漸散去時,他流利地告訴教練:"我高興,太緊張,說不出來!下一次,我還要第一!" 對於學生的表現,徐景忠十分滿意,但卻不是因為取得金牌。他說,對於這些孩子,只要能站到這個比賽場上,他們就已經戰勝自己成功了。在比賽中,孩子們學會了自立和幫助他人,通過與其他團隊運動員交往,逐漸融入到社會中。以曉春為例,他剛來學校時甚至不敢見人,見到陌生人就哭,現在能夠勇敢地站在記者們面前就已經是個奇跡了。
挨打的教練:又當爹又當媽
段曉春忘情把玩金牌時的微笑成為本屆特奧會一道醉人的風景,徐景忠對他的這個"老毛病"早已是見怪不怪。他說,曉春曾取得過全國特奧田徑大獎賽等比賽的金牌,每次都要把玩個不停。和許多智障孩子一樣,只要能站在領獎臺上,就會異常興奮,鼓勵對於他們比什麼都重要。 對此,徐景忠有著深刻的體會,他甚至為此挨打。在訓練一名壘球特奧運動員時,通常正常人一遍就能學會的動作,他教了幾百遍也沒用,由於心裡著急就說了幾句,結果孩子拾起一塊磚頭就向他打來。隨著經驗的累積他發現,不厭其煩地鼓勵可以幫助智障孩子樹立信心,他們也更容易接受。 其實,剛剛畢業投身特殊教育事業時,徐景忠也並不情願,然而,一件小事卻讓他心甘情願地選擇了又當爹來又當媽的生活,甚至是挨打也無怨無悔。原來,經常與孩子們吃住在一起的他出了很長時間的差,可知道老師回來消息的孩子卻沒有一個到校門口迎接,失落的他來到班級門前時,早早隱藏好的孩子們全部衝了出來,圍了幾圈將他抱了個嚴嚴實實。 "雖然沒有鮮花、禮物甚至是一杯水,我卻感受到了這群孩子最真摯、純潔、特殊的愛!"他說,特奧教師都是又當爹又當媽,由於一些孩子大小便失禁,他們每天都要幫著這些孩子入廁,為他們洗衣褲,大家從來沒有後悔過。
志願者:溪流匯海 與愛同行
曉春奪金後,兩名大學生模樣的志願者將他護送到了休息室,隨即悄悄回到志願者的洪流中。很少有人知道她們的姓名,但她們對智障人士默默地付出著愛。記者從組委會獲悉,本次大賽共招募了1000多名志願者,而報名人數卻達到了1萬多人,從大學生到70多歲的老人,他們在不同的崗位上進行著愛心接力。 67歲的志願者王世琴負責接送特奧運動員,如她所說:"智障孩子更需要社會的關注,雖然與他們溝通時有一些困難,但只要有耐心,你就會贏得他們最真摯的感情,愛心是緊緊相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