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會議在牡丹江市召開
2006-08-01 09:19:50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楊寧舒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8月1日電 7月31日上午,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會議在牡丹江市召開,來自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文化廳(局)負責人、專家和學者匯聚一堂,就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中取得的經驗及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體系的建立和保護等問題,進行了探討和交流。

  省委常委、宣傳部長李延芝,副省長程幼東出席會議。

  文化部副部長周和平、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副主任丹珠昂奔、廣東省副省長雷於藍、江蘇省副省長張桃林等參加了本次大會。

  李延芝代表黑龍江省委、省政府對會議的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對各位代表的到來表示誠摯的歡迎。她說,黑龍江有著悠久的歷史,是北方民族的發祥地,先後有北魏、金、清幾代帝王在這裡崛起,至今仍有滿、回、朝鮮、蒙古、錫伯、赫哲、達斡爾、鄂倫春、鄂溫克、柯爾克孜10個世居少數民族在這裡生息繁衍。由於歷史原因,黑龍江的文化呈現出東西合璧、南北交融的多元化特點,成為中華民族文化的一個生動的組成部分,同時也形成了非常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黑龍江各級政府和廣大群眾非常珍視這些資源,省政府制定了一系列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政策和保護規劃、制度及辦法,一批有代表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正在得到有效保護。

  在今年國務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我省有9個項目入選。目前,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工作已經在全省范圍內啟動,並將形成全省三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體系,建立省級保護的試點項目,確立民族文化生態保護區及傳承人體系,最終實現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活態』留存。這次文化部把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會議的地點選在黑龍江,是對我們的信任和鞭策,更給我們提供了向兄弟省市學習的難得機會,我們將借這次會議的東風,認真學習借鑒兄弟省市的寶貴經驗,努力把我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推上一個新的臺階。

  周和平在講話中說,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下,在各有關部門和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文化部門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2005年,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取得了顯著的進展,特別是國務院公布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標志著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工作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各級黨委、政府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重要性的認識普遍提高,科學有效的管理機制初步形成,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體系建立取得突破性進展,普查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但是,我國當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仍存在不少問題,如各地工作開展還很不平衡,管理機制不健全,一些地方存在著『重申報、輕保護』、『重開發、輕管理』的現象。他強調,今後各地要加快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體系的建立工作,加強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管理工作,繼續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工作,加強理論研究和專業人纔培養工作,推進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立法進程,同時積極參與國際間交流活動,為保護和繼承中華民族優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做出更大的貢獻。

責任編輯:焦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