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2日電 文化是城市的靈魂,城市因文化而立,因文化而興。而作為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音樂無疑是城市的血脈。這個夏天,哈爾濱的血管裡將再次奔湧起激越的熱流,音樂會讓這個城市沸騰。
千年文脈積淀音樂底蘊
風光秀美、水土豐腴的哈爾濱是一座有著優良音樂傳統的城市,音樂是哈爾濱的驕傲。千百年來,女真、朝鮮、赫哲、鄂倫春等能歌善舞的民族,曾經與他們的音樂藝術一起活躍在這片土地上。從19世紀開始,流行東北的二人轉藝術也把這裡當成重要的演出『碼頭』和演員集結地。20世紀初葉,幾十個國家的十幾萬僑民曾在這裡生活,這些來自世界各地的僑民把自己國家或民族的音樂藝術帶進了哈爾濱,使哈爾濱成為外國音樂傳入我國的一個重要窗口。
解放戰爭時期,作為全國解放最早的大城市,哈爾濱又迎來了黨從延安派來的一大批新文藝工作者。這些充滿革命激情和青春活力的文藝戰士,為哈爾濱的音樂事業帶來了新的思想觀念、注入了新鮮血液。伴隨著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前進步伐,哈爾濱的音樂藝術事業不斷蓬勃發展,走出一大批活躍在樂壇上的歌唱家、演奏家、詞曲作家,誕生了眾多膾炙人口、久演不衰的音樂作品。
『哈夏』助推『文化立市』
1958年,哈爾濱的音樂工作者組織舉辦了『哈爾濱之夏音樂活動周』,這便是『哈夏』的前身。1961年,市委、市政府決定將『哈爾濱音樂活動周』固定為哈爾濱之夏音樂會,自此,『哈夏』逐漸走向全國,與『上海之春』、『羊城音樂花會』齊名,並稱三大音樂盛會。
1994年,第22屆哈爾濱之夏音樂會組委會決定將『哈夏』改為每兩年一屆。1996年,文化部開始與市政府聯合主辦,『哈夏』又邁上了一個新臺階。在文化部的指導和大力支持下,自第23屆『哈夏』以來,相繼舉辦了全國聲樂比賽、全國歌劇(音樂劇)觀摩演出、全國聲樂新人新作比賽、全國合唱比賽、全國藝術歌曲比賽、全國流行音樂新人選拔賽等國家級賽事或調演。這5屆『哈夏』的成功舉辦,不僅推進了哈爾濱以音樂為特色的現代文化名城的建設,同時也加快了全國音樂活動基地的建設步伐。
如今,堅持高雅藝術與群眾文化並重的哈爾濱之夏音樂會已經成為哈爾濱市人民文化生活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在不斷為豐富人民群眾文化生活、繁榮我國音樂事業和哈爾濱城市文化建設作出突出貢獻的同時,『哈夏』在『文化立市』中的作用也越來越明顯。
邁向國際化提昇競爭力
城市文化是城市發展的一大動力。隨著知識經濟的興起和信息技術的發展,文化和經濟呈現了加快融合以至一體化的趨勢,『文化力』的作用日益顯著。因而,一座城市的競爭力,在很大程度上看就是它在文化上的競爭力。加強文化建設、發展文化產業,已成為當今世界大多數國家和國內各大城市增強綜合實力的重要舉措之一。而『哈夏』因其日益成為一個文化與經濟有力融合的平臺,為哈爾濱在新一輪的城市競爭中提昇了競爭力。
即將開幕的第28屆『哈夏』在繼續堅持以往的『國家級水平、群眾性參與』的特色外,更注重拓展『國際化方向』。本屆『哈夏』適逢第一個中國·俄羅斯年,俄羅斯聞名世界的國家芭蕾舞劇院等藝術團將參加本屆『哈夏』演出。他們的加盟不僅為『哈夏』增添了濃郁的異國情調,也為俄羅斯年增光添彩。此外,美國音樂家、法國鋼琴家、西班牙大提琴演奏家的演出不但為『哈夏』成為國際級音樂盛會加碼,更是『哈夏』搭建國際文化交流平臺作用的顯現。
提昇素質打造文化名城
文化的主體是人,文化的目的是立人。文化對每一個人都具有施加影響和進行教化的功能,深刻影響人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性格情操和行為方式。因此,用先進文化育人,是提高市民素質、實現人的全面發展、打造文化名城的根本手段之一。而『哈夏』正是在高雅音樂潛移默化的陶冶中充分發揮文化資源蘊含的教育價值,用音樂文化育人,從而逐漸提高市民的文化修養和精神境界,使廣大市民擁有文明的行為習慣、良好的精神風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這已經成為哈爾濱城市發展的核心內容。
一個以『國際化方向、國家級水平、群眾性參與』為特色的音樂盛會,就是一座城市充滿文化底蘊的城市名片,也是提昇城市品位,樹立城市良好形象的最佳平臺。
第28屆『哈夏』,將再次亮出哈爾濱絢麗的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