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2日電 今年1至6月,哈爾濱市道裡區共引進投資項目330個,其中千萬元以上大項目33個,協議引資額43.5億元;區屬規模工業實現增加值1.36億元,同比增長80.1%。招商引資項目的數額和質量均創歷史同期最好成績。
從年初開始,道裡區大力推進項目牽動戰略,在全區開展以深化服務進企業、宣傳發動進社區、效能建設進機關為主題的『三進』活動,以『三進』促進工作,以工作帶動服務,以服務樹立形象。『三進』活動開展以來,其激活潛能、迸發合力的效果不斷顯現———項目紛至沓來、整體環境優化、政府效能提速。
深化服務進企業助推大項目年
2006年被確定為道裡區的大項目年。圍繞發展抓項目,圍繞項目搞服務———這是道裡區新一屆領導班子為今年實施的項目牽動戰略定下的調子,深化服務進企業成為全區上下的共識。
年初,道裡區重點確定43個大項目,分別由區級領導帶頭包項目,實行分項負總責的大項目推進工作體系,靠前協調,親臨項目單位督辦,定期召開推進會並公布每月項目的推進情況。道裡工商分局圍繞招商大項目開展高位協調服務,針對企業在開工、開業前遇到特業審批手續等問題,采取上門服務、現場辦公的方法,使這些企業達到邊辦手續、邊施工,比計劃開業時間縮短了一半;道裡區人事局還開通『零距離』人纔服務車,通過介紹道裡區『一區、五園』的建設大項目,為企業引進一大批人纔落戶道裡區。
年初以來,道裡區緊緊抓住項目建設這個『牛鼻子』,形成了全區上下聚焦大項目、服務大項目、貢獻大項目的良好局面。
宣傳發動進社區樹立大環境觀
人人是優化環境參與者,人人是優化環境受益者,人人是優化環境建設者,人人是優化環境監督者———這是道裡區為優化經濟發展環境提出的目標。以項目年活動為契機,道裡區通過宣傳發動進社區,在全區樹立起人人參與的大環境觀。
宣傳發動進社區,是道裡區鞏固『端正政風行風、優化發展環境』工作基礎的一項重要工作內容,駐區、區直行業部門通過主動上門送人纔、送政策、送溫暖、送項目等服務,在全區形成了凝力聚智、真抓實乾的良好氛圍。
在群力新區拆遷改造中,道裡區各相關職能部門主動放棄長假,成立專門服務小組,通過入腦入心的宣傳教育、全面准確的摸底調查、以人為本的覆蓋式安置、實事求是的政策兌現、晝夜兼程的安撫疏導,積極配合群力拆遷部門,進行了全面安置,取得了群力新區拆遷安置農民和企業的初步勝利。
通過宣傳發動進社區,道裡區從上到下樹立了『大環境觀』理念,『環境建設,人人有責』更加深入人心。駐區、區直各單位在搞好三尺門裡的同時,更加關注三尺門外的社會環境建設,通過創建優美的投資環境,擴大招商引資成果,使投資者來了就能留,看了不想走,形成人人創環境、處處是環境的和諧氛圍。
效能建設進機關構築大發展
政府提速增效,經濟借力騰飛。道裡區以轉變政府職能、提高效率為牽動,圍繞大項目年開展效能建設進機關活動,加強機關效能建設,降低門檻,強化服務,構建服務型機關,營造優良的經濟發展環境。
圍繞效能建設進機關,道裡區通過創新責任機制、工作推進機制、乾部考核機制和激勵約束機制來優化發展環境,作為開創新局面的根本保證。
為切實推進依法行政,道裡區將經濟執法和管理部門列為檢查重點,加大對道裡區窗口部門進行明察暗訪的力度,對存在的問題限時整改,進一步規范了工作人員的行為。通過立准則、定規矩、提效率,在嚴格執行『七條禁令』、『八項制度』的基礎上,制定並出臺了道裡機關乾部『九不准』和《深化為企業服務》等制度,有效約束機關乾部不作為亂作為。
為推進『陽光政務』,道裡區行政服務中心組織43家駐區、區直行業部門分別通過報紙、互聯網等渠道向社會公開服務承諾,在全市成立首家企業訴求中心。到目前為止,企業訴求中心共接到企業訴求13件,達到了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