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震驚 市面上賣的中華煙多半是假貨
2006-08-02 16:54:41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袁樂平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8月2日電題:震驚 市面上賣的中華煙多半是假貨

  7月末哈爾濱市的一家媒體以『市面上賣的中華煙多半是假貨』為題報道了哈爾濱市煙草專賣局執法人員在對卷煙市場的檢查中發現,哈市的一些名煙名酒店及賓館、酒店、歌廳、洗浴中心等休閑娛樂場所銷售的卷煙中,假冒偽劣卷煙佔很大比例。尤其是這些場所裡銷售的中華煙,絕大部分是假貨。煙草專賣部門還提示,消費者可以從包裝透明紙的棱角、商標套色的層次、拉帶上有無細條紋、『貓眼』上的『自然褶皺』、和『魚鱗狀』、『網狀』等五個方面加以區別。

  本人不屬煙民,但見周圍的熟人、朋友抽中華煙的卻不在少數。所以看了這些以後,我也很替他們上火,恐怕也有很多人和我有同感,今後,我們還真得采納煙草專賣部門的建議,學會『區別』!

  可是細一想,『區別』並非易事。就說煙草部門說的『五條』吧,掌握起來就很難,必需背得爛熟於心且運用得爐火純青。即使如此也未必就行,要是成條買,條的包裝可以看到,可是怎麼檢查盒的包裝呢?如果外觀無法區別,內在品質怎樣區別呢?到哪裡去學這些知識呢?是不是還要置備一些專用的檢驗儀器和試劑呢?掌握諸如此類的知識需要什麼樣的文化基礎?看來,做一個消費者並不簡單。

  我們經常從媒體上看到,在有些國家,企業作假一旦敗露,就要付出破產倒閉,身敗名裂的代價;而從我們媒體披露的情況看,在我們這裡,造假不僅可以公開進行,而且還是一個投資少、風險低、回報高的行業。從行政學的角度看,政府的經費來源於稅金,政府的職能是公共服務,也可以說是納稅人花錢僱用政府來提供公共服務。監管市場恐怕就是這種公共服務的一項。如今,老百姓錢是花了,可是,市場還是沒監管好,想買個煙抽還得費盡心機,想買食品就更是提心吊膽了,前幾天,媒體就曾報道說哈爾濱市場上的火腿腸有三成不合格。對此,有關執法部門不知有何感慨?什麼時候纔能讓消費者放心地花錢呢?

  還說煙草市場這件事吧,煙草市場是國家專賣,煙草部門既是商家,同時又是市場的監管者。我們真想請專賣機關來說一說,煙草市場如此混亂是誰的責任,能不能治理,該怎樣治理,何時能治理乾淨?如果回答是肯定的,那我們拭目以待;如果說不行,我倒覺得能不能考慮換換人,向社會公開發招賢榜,我想肯定會有人挺身而出的。

責任編輯:劉華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