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煤價上漲對發電成本影響多大?煤電聯動一筆模糊賬
2006-08-03 10:06:16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劉柏森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8月3日電 6月28日,國家發改委下發特急文件,決定從6月30日起,工、商企業用電價格每千瓦時上調2.494分。7月24日,黑龍江省居民生活用電價格調整聽證會在哈爾濱市召開,居民生活用電也打算上調0.0482元。

  兩次調價,在一定范圍內引發了電價該不該調的討論。

  進入7月份,東北輕合金有限公司節能辦的有關人士就忙了起來,找有關專家對公司耗能情況進行診斷,試圖找到節電的辦法。迫使他們忙起來的是省裡有關部門下達的節能降耗的指標,更主要的是上漲的電價。

  這位人士告訴記者,6月末的這次電價上調,每年公司就要多支出三四百萬元。談到節能可能達到的效果,他直搖頭:『公司內的設備都是技術水平較低的老設備,在這個基礎上要想大幅度降耗,難呀。』

  不只是像東北輕合金這樣的巨型企業,就連一些耗能不是很多的中小工商企業也同樣感到了因電價上漲而帶來的經營壓力。

  就在企業經營者對上漲的電價議論紛紛,尋找應對辦法之時,7月24日,在黑龍江省電力有限公司申請下,黑龍江省居民生活用電價格調整聽證會召開,打算將居民生活用電價格每千瓦時上調0.0482元。

  聽證會上,33位代表就電價應否上漲發生了一場激辯。基本分成了三派:4名電網企業代表和4名發電企業代表均認為,煤炭價格上漲使發電成本大幅上漲,為了消化這部分成本,維持發電企業和電網企業的正常運行,應該上調電價;而由省消費者協會推薦的12名消費者代表基本認為,燃料成本並不是電力部門的全部成本,它們應該加強內部管理來消化因煤價上漲增加的成本,以保持電價的相對穩定,為地方創造一個穩定的經濟環境;與會的專家學者代表、省人大代表和省政協委員則采取中間的立場,承認煤炭價格上漲增加了發電企業的成本,但是對電價上調的幅度和上調的時間有疑問。

  聽證會上,幾位消費者談到電價不該漲時,支持的論據更多的是自身的現實經驗感受,再有的就是引用網絡、媒體對電力部門工資水平等方面的語焉不詳的報道。對發供電成本問題,始終沒有人提到。而與會的發電和輸供電企業代表則諱莫如深。

  煤炭價格上漲對發電企業的成本影響有多大?燃料成本佔發電成本份額有多少?在現有電價中,發電和輸供電成本各是多少?

  記者了解到,火力發電企業的成本測算相對簡單,它包括燃料成本、機組折舊、財務費用、人工和維護費用、管理費用等等。其中,燃料也就是燃煤的成本為其主要成本。

  那麼在現有煤炭價格下,發1千瓦時的電所需煤炭價值多少呢?一位專家告訴記者,這個值除了受煤價的影響外,還受發電機組產出單位電量所耗煤量的制約。目前,國際上,發1千瓦時的電需要燃煤只有300多克。而黑龍江省大多數電廠的發電機組由於技術落後、管理不到位,發1千瓦時電所需煤量要高於這個水平。

  按照這位專家的計算,如果以發1千瓦時的電需要煤炭350克、煤價以現在黑龍江省市場均價200元計,1千瓦時的燃煤成本只有0.07元;如果以發1千瓦時電需要燃煤500克、煤價仍以現在市場均價200元計,1千瓦時的燃煤成本也只達到0.10元。

  燃料費佔發電成本是有限的,但是某些發電廠包袱沈重、管理水平不高也是明顯的。記者到我省東部某電廠采訪了解,該廠現有在職職工1700餘人,另有退休職工900多人。為了『供養』這些在職、不在職的人員,該電廠每個月僅工資一項支出就要四五千萬。而同規模新建民營電廠,僅需300多人就可保證整個電廠的正常運轉。

  與發電企業的成本比起來,電網企業的成本則顯得更不透明。

  據了解,電力的生產流程由發電、輸電、配電、售電四個環節組成。其中,發電企業賣電給電網企業的電價稱為上網電價,我國目前輸配電價並未分開,最終用戶買電的價格則為銷售電價。電網企業的利潤來源就是銷售電價與上網電價之間的價差,而這部分差價是不受煤價的漲落而變化的。因此,在居民用電價格上調聽證會上便有代表對此發出了疑問。

責任編輯: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