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百姓用電負擔為何不降反增?專家:電力改革應打破壟斷
2006-08-03 10:11:32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劉柏森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8月3日電 在7月24日召開的聽證會上,一位與會消費者代表提出這樣的質疑:電力體制改革了,電力發展了,我們的用電負擔應該有所下降。現在不降反昇,原因何在?

  日前,關於電力體制改革,記者采訪了有關人士。

  據了解,電力體改始於2002年底,上萬億資產的原國家電力公司被分拆成為了國家和南方兩大電網公司、五大發電集團和四家輔業集團。按照當初的設計,分拆的目的是引入競爭機制,促進電力行業生產運營效率的提高。

  按規定,黑龍江省的相關電力部門在分拆組合後,成立了黑龍江省電力有限公司,為國家電網公司的子公司,負責運營省內和內蒙東部的電網。省內的發電企業和輔業企業則分別劃歸華電、大唐等五大發電集團。

  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業內專家指出,經過這次改革後,電力企業較好地控制了生產成本,提高了運營效率,電力企業的整體利潤水平也在提昇。但同樣不容否定的是,三年半的電改還只是停留於『分拆』這樣的淺表層次,而深度市場化的改革其實並沒有舉步,尤其是電價定價機制、電力行業管理體制層面的改革尚未觸及,致使電力體制改革總給人以『原地踏步』的印象。

  這位專家認為,電力改革的最終方向仍是打破壟斷,引入競爭機制,但是中國電力行業的壟斷,不但包括輸配電網的自然壟斷和發電、售電環節公司的經濟壟斷,更重要的是以行政審批為特征的行政性壟斷。

  他認為,改革走到了今天,電力改革的市場化方向已經明確了,在這樣的背景下,能夠采取市場化方式解決的問題,都應該用市場化的解決手段改下去。對於發電企業,仍需力推競價上網。為了避免煤炭和電力競相上漲,政府可以通過利用《反壟斷法》等法律法規對市場進行監管。

  對於電網企業,他也認為,輸電和配電都具有自然壟斷屬性,而自然壟斷的特點是一優於二,一大於二。因此,輸配電的自然壟斷屬性並不能因為輸配分開而打破,無非是由一個大壟斷變成若乾個小壟斷,這是由於輸配電網的基礎性、安全性、網絡性和規模性決定的。對於輸配電企業的價格,應該采取成本加利潤的原則對其定價,避免其利用壟斷地位謀取高額利潤。

  這位專家最後指出,無論怎樣改革,最有效率的制度安排還是有國家的長遠規劃和相關法規為企業包括壟斷性企業設定邊界,同時引入競爭機制,讓企業自主經營,包括自主定價、自主投資,當然再輔以必要的監管,如此,企業纔能有真正的壓力,也纔能有真正的活力和競爭力,同時,用電者也纔能從競爭中獲得好處,用上便宜而充足的電力。

責任編輯: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