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3日電 題:乘著歌聲的翅膀 在人生舞臺快樂放歌
記者 印蕾
一個出生時僅二斤七兩,身患六種疾病從暖箱裡就開始了自己充滿痛苦與磨難生命進程的孩子;
一個曾不能站立,不能行走,全身癱軟,雙眼視力低下的孩子;
一個歷經五次大手術和不計其數的殘酷訓練後仍不能生活如常人的孩子;
一個智商小於70,相當於6歲兒童智力水平,被醫學判定為腦癱且終生都不可治愈的孩子;
8月4日,哈爾濱商業大學體育館的舞臺上,他將在第四屆全國特奧會閉幕式文藝演出上引吭高歌……
他叫張明,來自北京,是一名腦癱智障歌手。
![]() |
彩排前,父親(左)幫張明(右)穿好演出服 |
先唱歌 後說話
張明3歲的時候被診斷為腦癱,由於左小腦發育不全,醫生說他一生都無法站立和說話,殘酷的事實曾一度讓張明的父母難以面對。
4歲時,父母驚異的發現張明對音樂有著特殊的敏感,當時正在熱播電視劇《渴望》,片頭曲《好人一生平安》張明聽了多次後竟然可以哼唱了!母親劉玉榮告訴我們,雖然為給張明治病,家裡的積蓄所剩無幾,可她和張明爸爸還是吃了一個月白菜包子,花了120元為張明買了一個三洋牌錄音機,讓他學習唱歌。後來,張明到弱智學校上了學,喜歡音樂的張明上課唱,下課唱,就是唱不夠。
看到張明如此癡迷音樂,身為普通工人的父母什麼忙都幫不上,就帶著張明四處拜師,可是很多專業團體不接受像張明這樣的孩子。2004年,在北京市宣武區家庭禮儀風采展示大賽上,張明獲得了一等獎。區文化館王春來老師發現後,開始對張明進行專業訓練。喊嗓、練聲,有時一站就是兩個小時,可張明從不叫苦,不叫累。
我比從前快樂
音樂幫助張明插上了夢想的翅膀,使他突破了腦癱智障的限制,激發了內在的本能和自信。考慮到采訪張明會有一定的困難,我們一直選擇和張明的母親交流,可眼前的張明,開朗,健談,屢次打斷媽媽,『媽媽,你讓我和記者姐姐說阿。』
『我在北京演出時,見過中央電視臺《星光大道》的主持人畢福劍老師。我和畢老師說,我也想去《星光大道》。畢老師說,他們節目比賽時,有一個環節是最後一名要被淘汰,畢老師問我要是被淘汰了,能接受這個現實麼?我說我能承受,畢老師答應我,他回去和節目組的工作人員商量,如果能組織一期適合我的節目,他會第一時間給爸爸打電話!』張明自豪、流利地說。
我讓大家都快樂
在社會各方力量為他搭建的舞臺上放聲歌唱,張明用歌聲感恩幫助過他的人們,用歌聲讓大家都快樂。在江蘇省女子勞教所,張明舉辦了一場特殊的演唱會,開場的一曲《我像雪花天上來》,完美的演繹展示了他的音樂纔華;他對生命的熱愛、對生活的執著也引起了全場的強烈共鳴。一位勞教學員在觀看完張明的演出後,在其思想匯報中寫道,『看到張明這樣熱愛生命和生活,我覺得很慚愧。他身體有缺陷,卻憑著堅強的意志與病魔斗爭,為了夢想和目標去努力拼搏並獲得成功。而我四肢健全、身體健康卻不能戰勝毒魔,兩次因吸毒被勞教,從張明身上我找到了積極改造的力量,只要堅定信念,有恆心、有毅力,並努力去做,我還可以擁有健康快樂的人生。』
在北京昊德敬老院,張明的歌聲也為那裡的老人帶去了祝福和快樂。一位85歲高齡的老人聽完張明的演唱,感動得淚流滿面,『要不是有病,明明這孩子指不定多聰明呢……』
彩排現場,張明深情演繹的一曲《父親》,唱得催人淚下。彩排結束了,張明悄悄地告訴我們他的小小心願,『我是第一次來哈爾濱,我本來不想演出一結束就回北京的,可是我馬上還要到北京的一個愛心超市去演出。記者姐姐,我希望哈爾濱還能舉辦這樣的運動會,下次再有這樣的運動會,我還來給大家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