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劉子豪與媽媽在一起 |
東北網8月3日電 題:特奧運動員家長陪賽也快樂
記者 印蕾
『加油!加油!湖北隊加油!』在哈爾濱師范大學籃球館,第四屆全國特奧會籃球比賽正在緊張的進行,發出這個聲音的是一位身材瘦削、梳著短發的中年婦女。賽場邊,她像一個小孩子似的又喊又蹦,絲毫不在乎自己是場上唯一的一位『長者』,與她身旁年輕的志願者一起,忘情地為湖北隊加油助威。
她叫譚桂芬,是湖北代表團籃球隊員劉子豪的母親。
年過不惑的譚桂芬,乾練的短發,有點粗的嗓音,爽朗的笑聲,走路很快,就是這樣一位母親在和我們說起兒子時,幾次情不自禁地流淚了。
子豪今年15歲,並非先天智力殘疾,7歲高燒後留下了後遺癥,變成了現在的樣子。『當醫生告訴我們說孩子燒壞了腦子,我們覺得難以置信,嘗試了幾次,纔不得不面對現實。』譚桂芬說。為了提高子豪的智力,譚桂芬放棄了自己做得很順手的『乾調』(調料)生意,四處求醫買藥,花去了數萬元的積蓄。
曾經有人勸她再要個孩子,看著小子豪純真的眼神,譚桂芬做出了決定——不再要孩子了,一心一意照顧子豪。子豪一天天的長大,照顧兒子成為了譚桂芬生活的全部。她教子豪作簡單的數學題,有時講上十幾遍,子豪還是不明白,氣得譚桂芬自己坐在邊上流淚。可看到子豪無辜而又充滿渴望的眼神,譚桂芬一次又一次擦乾眼淚,為兒子重新講解。說到這些,譚桂芬哽咽了,眼淚奪眶而出。
智力殘疾之後,子豪變得少言寡語,自卑,不敢和人說話,這也成了譚桂芬的一塊『心病』。雖然每天盡可能的多和子豪說話,和他一起玩,可是作用並不大。譚桂芬打聽到智力有缺陷的孩子可以到『特智』學校上學,就把子豪送進了『特智』學校。
『我覺得我做得最正確的一件事就是把子豪送到了「特智」學校,在學校他接觸了特奧,從此,變得開朗自信。』說到這裡,譚桂芬露出了笑容。
2003年起,子豪開始在『特智』學校參加特奧體育培訓,每天的長跑、短跑、打籃球使得子豪的生活變得豐富而充實。每天晚上,子豪都會主動和譚桂芬說起在學校鍛煉的事情,說者開心,聽者高興。
譚桂芬看到了特奧帶給子豪的變化,十分支持兒子參加特奧訓練和比賽。2004年,子豪入選湖北特奧代表隊參加在大連舉行的全國特奧會田徑單項比賽。譚桂芬看到兒子一點點在進步,可以參加全國的比賽了,感到非常欣慰。可讓子豪自己去參加比賽,自己還是放心不下,最後和丈夫商量了一下,決定自費陪著兒子參加比賽。去年,她又陪子豪參加了在石家莊舉行的全國特奧會籃球單項定點比賽。
這次來參加第四屆全國特奧會,譚桂芬跟著湖北代表隊一起坐了28個小時的火車趕到了哈爾濱。譚桂芬說:『我最近正計劃著去深圳重新開始做生意,為子豪以後的訓練和比賽攢一筆錢。本來這次不想來了,子豪現在已經不像以前了,現在他生活可以自理,很自信,和隊友相處得非常好,我很放心了。出發前,我還是想再來看看他的比賽,想在現場為他加油鼓勁。』
賽場上,子豪大膽地投球、傳球,還不時地大喊『接球』來提示隊友和他配合。場下面對記者,子豪面帶微笑地說:『我很喜歡體育運動,想拿金牌,為湖北隊爭光,為爸爸、媽媽爭光。』
『下次還用不用媽媽跟著你參加特奧會了?』
『不用!』
『為什麼?』
『因為媽媽很辛苦!』
譚桂芬又一次情不自禁地落淚……
中國特奧會主席王智鈞告訴我們,本屆特奧會,全國共有400多位特奧運動員家長自費陪孩子一起來參加比賽,一方面說明社會在發展、在進步,大家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另一方面,很多家長確實感到特奧運動對他的孩子、對他的家庭所起到的作用,特奧運動不僅讓一個孩子快樂成長,也給一個家庭帶去了歡樂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