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4日電 題:孫斌,不解的大米情緣
記者 杜麗華
近日,樺南縣梨樹鄉和平村的農民孫斌作為黑龍江省惟一代表,參加在北戴河召開的全國50名農業科學家、基層農業科技人員研討會。僅有初中文化的孫斌因與大米結下不解之緣,多年苦心研制出『系選一號』高產優質大米,並以他的名字注冊了『孫斌』牌大米。一時間,孫斌出名了,『中國十佳農民青年』、『全國勞動模范』……各種榮譽接踵而來;『孫斌』牌大米也火了,產品銷往北京、上海、深圳等40多個大中城市。
說到與大米結緣之初,孫斌侃侃而談,『七十年代那會兒,能吃上大米是一件相當奢侈的事情。只有家裡來了重要客人,纔能吃上一頓米飯。那時,就是拿點米飯用開水泡一下,吃起來都特別香。』1982年,孫斌初中畢業後,繼承祖上的手藝作了木匠。但是孫斌對木匠活並沒有什麼興趣,對水稻種植技術卻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1984年,縣裡請來了農業技術員到鄉裡傳授農業知識,孫斌聽得著了迷。此後,他訂閱了大量有關農業生產方面的報刊雜志,並購買了一些有關水稻種植方面的書籍,如飢似渴地學習。他早起晚睡,把別人打撲克、玩麻將的時間都用在了學習水稻種植技術上,常常為一個難題,一個技術環節,趕10多公裡路拜師學技術。
1987年孫斌被選為梨樹鄉和平村農民技術員,在自家後院建起了3000平方米的育種基地。盡管離家只有幾步遠,也很少回家吃飯。天天坐在水田地裡觀察種子。他細心觀察,認真研究,記下了5萬多字的育種科研記錄。歷經了無數次的失敗後,1993年孫斌終於選出了自己繁育的穩定品系,培育出了優質水稻品種『系選一號』。這個品種苗期耐寒,抗病力強,分?率高,成熟早,結實率高,畝增產50公斤左右,在村裡和鄰鄉村小范圍種植,受到了農戶的歡迎。
1999年,孫斌創建了樺南鴻源米業有限公司,他搖身一變成了董事長。然而當時手裡只有3萬元錢,一套大米生產線至少要20萬元,找了幾家代理商提出分期付款都被拒絕。無奈他懷揣『中國十佳農民青年』證書找到哈爾濱一生產線的代理商,以這個榮譽作擔保懇請一年內分期付款,代理商被孫斌的真誠所打動,孫斌成功地以分期付款的形式購置了大米生產線,公司順利投入運營。
光有了高產優質大米品種還不行,產品暢銷還要消費者認可。孫斌敏銳的發現人們對食品安全越來越苛求,健康消費必將是大勢所趨。在綠色食品還沒有被充分認可,省內企業很少關注綠色食品時,孫斌就將自己生產的5個品種的大米產品掛上了綠標。2004年,孫斌又為大米申請了國際通行證『有機食品』。
實踐證明,企業走的綠色路正迎合了消費者的需求,產品在市場上大受歡迎。在深圳,『孫斌』牌綠色大米一公斤賣到14元仍供不應求。產品先後被評為『黑龍江省著名商標』、『中國放心大米』。
問及當初為什麼要以自己的名字命名商標,孫斌毫不猶豫地回答道:為的是以我的人格做擔保,打誠信牌。他說,『這些年企業基本沒有做廣告,都是客戶帶來的客戶。誠實做人,誠信做事,終究會得到回報。』2003年,河南一王姓老板打過來60噸大米款,當時大米每市斤0.84元,由於種種原因王老板一直沒來提貨,孫斌幾次催他把款提走,王老板卻說錢放這我放心。事隔5個月,每市斤大米漲到1.24元,此時王老板來提貨,孫斌仍按當初的0.84元計價。一斤差0.4元,60噸就差2.4萬元,在雙方沒簽合同的情況下,完全可以按照現價交易,孫斌卻沒有這麼做。王老板感激地說,『沒想到孫斌這麼講信用,做生意就得和你這樣的人做。』
如今,孫斌的企業已發展成為佔地面積3.5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為1.5萬平方米,年產值可達五千多萬元的省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孫斌和他的大米正一步步走向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