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創新栽培模式 大西江農場全力打造精准農業
2006-08-04 13:38:48 來源:東北網  作者:趙輝 高洪福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8月4日電 今年,又有3套美國約翰•迪爾大型精准農業機械落戶黑龍江墾區大西江農場。至此,該農場已經擁有6套這樣的機械,精准作業覆蓋面積達到30萬畝,在全省處於領先水平。前不久,該農利用精准機械衛星定位、精確播種的特點,進行了3000畝的麥田套種試驗。據專業人士說,此項技術在黑龍江墾區尚屬首創,如果試驗成功,將創造墾區北方高寒地區一年『兩茬』作物的奇跡。

  所謂麥田套種即在小麥拔節期進行原壟卡二次播種蕎麥和早熟大豆兩個品種,播種後無須重新施肥、灑藥,既節本又增收。

  大西江農場有耕地28.2萬畝,是以旱作農業為主中小型農場。近年來,這個場以科技為支橕,堅持走現代化農業的發展道路,不斷提昇農機裝備水平,積極探索新型耕作模式。早在2002年,他們就在黑龍江墾區率先大面積推廣了大豆覆膜技術,取得較好的成果,並奠定墾區旱作農業強場的地位。2003年以來,農場先後拿出2200萬元,在墾區率先引進了3套具有世界領先技術的美國約翰•迪爾精准大型耕作機械。這套機械主要包括450馬力的9520型拖拉機、4710型自走式變量灑藥機,9650型智能聯合收獲車及配套農機具。其中9520機車牽引著1820型氣吹式播種機能夠一次性完成了耕耘、播種、和?、鎮壓四項作業,工作效率是1002拖拉機的15倍。2004年,他們大膽打破三壟栽培模式,利用精准機械進行了大豆平勻密植試驗,種植面積達到6萬畝。由於全部采用精准機械精確作業,在嚴重的旱情影響下,當年的6萬畝大豆仍實現利潤420萬元。去年,這個場在嫩江縣中儲糧基地承租了20萬畝耕地,其中75%采用平勻密耕作。經過對比,通過精准機械進行平勻密種植的大豆比同條件下三壟栽培大豆能夠增產10—15%,公頃作業降低油耗達20%,畝可增收20—30元。

  作為國家級新農村建設試點單位,大西江農場在新農村建設開局之際,把打造精確農業作為夯實新農村建設的基礎,他們一方面繼續增加擴張耕地5.5萬畝,一方面又投資引進了3套精准機械,使全場精確作業覆蓋面積達到30萬畝,超過了場內耕地總面積。春播期間,6臺精准機械齊上陣,場內外53.7萬畝的大豆、小麥播種任務不僅全部高質量高標准的完成,而且還比往年縮短播期6天,充分展現了精准機械的雄風。

責任編輯: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