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頻遭"整容"面目全非 兒童電影院:何時還我舊時妝?
2006-08-05 14:21:07 來源:東北網-生活報  作者:於鴻斌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8月5日電 身為保護建築的哈爾濱兒童電影院,三年來一直靠出租場地為生,而最能體現其建築尊嚴的臉面卻頻遭『整容』:先是被改成股票大廳,接著換成皮草商店,現在又開始經營二人轉了……建築立面的招牌不斷花樣翻新,最嚴重時一塊招牌就遮住了小樓的整張臉。2日,記者發現,這座已屆耄耋之年的小樓正醞釀著再次『整容』,這能讓她煥發第二春,還是白遭皮肉之苦?

  現狀:小樓正改造立面

  兩個月前,在對哈爾濱保護建築現狀進行調查時,記者曾在哈爾濱兒童電影院看到這樣一幕:原本米黃色的小樓變成了暖粉色,建築約三分之二的立面被一個巨大的廣告牌遮住,原來小樓上『兒童電影院』的金字也被遮住了。在位於一樓的入口處,只有4根裝飾性的立柱還保留著本色,其他部分已經被裝飾性紅磚取代。如果不是樓體最高處還有火炬、五星的標志,無數次路過此地的記者也很難找出兒童電影院的痕跡。

  2日,記者眼前的兒童電影院一派施工的忙碌景象:小樓立面被施工的腳手架高高圍起,工人們正將樓頂的廣告架拆卸下來,牆面上的裝飾性紅磚、金色不鏽鋼等現代裝飾材料也被揭了下來,『兒童電影院』五個金色大字在午後的陽光下煥發著勃勃生機。

  記者了解到,兒童電影院是三類保護建築。多年來,兒童電影院經營不景氣,靠放電影已經不能維持正常開支,特別是2003年因消防隱患還被查封過,之後就開始了以房養房。一位業內人士表示,老影院地理位置優越,出租收入相當豐厚,而且省心不費力,旱澇保收。兒童電影院的臉面也因為小樓使用功能的轉變而頻頻變臉。

  思考:小樓變臉切忌傷筋

  按照《哈爾濱市保護建築和保護街區條例》第三章保護建築和保護界面第19條規定,一、二、三類保護建築,不改變建築原有的立面造型、表面材質、色調。第27條同時規定,在保護建築及其臨街立面周圍10米或者保護界面上不得設置廣告;第28條規定,保護建築、保護界面上牌匾所佔面積、色彩、材料及形式應當與保護建築、保護界面相協調。電影院乾不下去了,經營起了北方皮草名店和東北大戲院,無可厚非,但沒規矩不成方圓。小樓是保護建築,就要恪守哈爾濱為保護老房子而設置的規矩。

  老市民朱俊峰對記者說,不管這棟小樓要搞什麼經營,招牌或者廣告牌都不能喧賓奪主,也就是說,其他牌子不能比『兒童電影院』的牌子還大。再有,既然已經被列為保護建築,它的建築風格、內部造型和立面顏色等已經成為一個整體,商家在進行特色經營時不應該在改變建築臉面上動腦筋,而是應該在商品上下工夫。

  和老朱一樣,很多『老哈』也表示,兒童電影院盡管不放電影了,但它已經成為哈爾濱的一個地標性建築,不能這麼隨便折騰。『對待老房子,保用結合是對的,但我們時刻要懷有一顆敬畏之心。』哈市規劃部門一位負責人對記者如是說。

  資料:小樓開過全國勞動大會

  兒童電影院所在的小樓佔地面積600平方米,原為1933年建成的專門放映日本電影的『平安座』影院。磚混結構,高18米,建築小巧、結構緊湊,屬典型的日式建築。1945年8月15日由前蘇聯領事館接收,改名為『南京電影院』。1946年3月移交給哈爾濱市中蘇友協經營,為紀念抗日英雄李兆麟將軍,更名為『兆麟電影院』。1953年更名為兒童電影院。

  哈爾濱兒童電影院,是哈爾濱歷史的見證地。1948年8月,小樓曾召開過來自解放區和國統區的518名代表參加的『第六次全國勞動大會』,是解放後最早在哈爾濱召開的全國勞動大會,大會歷時22天。大會通過了《關於中國職工運動當前任務的決議》和《中華全國總工會章程》,恢復了中華全國總工會。

 

責任編輯:劉華